標籤: 口蹄疫
17日上午,農委會前庭空地放起兩串長長的鞭炮,慶祝臺灣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定正式成為口蹄疫非疫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放鞭炮是我們臺灣農業的習俗,有好事就要慶祝」,從1997年3月19日臺灣成為口蹄疫疫區,直到2020年6月16日OIE正式通知臺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陳吉仲把這個榮耀獻給臺灣偉大的農民。
今年因為全球COVID-19疫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年會至今還沒開成,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非常有信心表示,OIE可望在10天內宣布臺澎馬為口蹄疫非疫區,目前「沒有會員國對臺灣的例子提出什麼要求」。
臺灣代表團今天從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手中接下口蹄疫「打疫苗非疫區」官方證書,明年七月若停止打疫苗,一年沒傳出新案例,即可重新取得暌違20年的非疫區資格
農委會去年已向OIE遞件申請臺、澎、馬成為不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原本預期OIE於5月年會時即可宣布,但現在年會延期、開會時間不定,防檢局只好向OIE爭取,能以其他方式如期宣布臺澎馬成為不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以重建臺灣豬肉外銷通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毛豬生產量曾在85年達到巔峰,養頭數高達1,431萬頭,年產值約886億元,占農業產值2成,高居農業之冠。86年臺灣首次發生爆發O型口蹄疫後,造成總體經濟損失估計達1,700億元。
政治風險的承擔或是恥辱的去除,兩者只能二擇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選擇賭上政治風險,也要口蹄疫拔針,讓臺灣重回非疫區之列。陳吉仲說,去年7月拔針之前,就一直思考是否真的要拔針,環境如果還殘存病毒,拔針後,口蹄疫就有可能隨時再爆發,這將是重大的政治風險;如果不拔針,大家可以繼續相安無事。最後拍板定案的理由只有一個,「一個病毒留在國內20年不除,對農委會、對畜牧業,都是一個恥辱。」
距離臺灣拔針後一年、可向OIE申請非疫國的期限只剩2個月,家衛所6日報告國內口蹄疫防疫狀況,傳出好消息!截至108年4月29日,以口蹄疫中和抗體及非結構蛋白抗體監測,在肉品市場及養豬場等環境隨機檢測,均無陽性案例;野豬監測也無任何口蹄疫病毒檢出。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最快7月就可以向OIE申請口蹄疫疫區除名。
1997年是臺灣養豬產業關鍵轉捩點,絕跡了68年的口蹄疫病毒重現蹤影,短短1年,全臺灣撲殺了3成豬隻,損失1千7百億元豬肉產值,連帶失去日本1年5百億元外銷市場。當時臺灣省政府調查原因,發現關鍵傳播點可能來自新竹縣竹東鎮一處屠宰場,由於人員、車輛進出未消毒,加上防疫觀念薄弱,養豬業者習慣到處參觀別人的豬場、抓豬車直接進場且緊鄰豬舍,加速病原擴散。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加溫,農委會今在行政院指示下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主持第一次跨部會聯繫工作會報。由於春節是兩岸往返高峰期,賴清德除要求各部會加強邊境檢疫,12月26日將舉辦全國演習,模擬非洲豬瘟傳入後撲殺處理流程,另要求農委會安排金門小三通、農場防疫行程,親自視察,「要將病毒阻絕於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