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
農業技術
養分利用率高又省工的肥料趨勢 緩釋性肥料與合理化施肥

使用化學肥料為確保作物產量與品質最快速有效的方法。然而,多數化學肥料為水溶性,當其溶出量超過作物需求量,即可能經由表面逕流或滲漏進入地面或地下水體,或是經由氨揮失、脫氮等作用逸散到空氣中,除了導致養分利用率降低外,也造成溫室氣體(氧化亞氮)排放、水庫優養化、地下水氨氮超過灌溉水質標準等環境問題。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各種緩釋性肥料應運而生,本文將介紹緩釋性肥料的原理或作用機制、優缺點、市售肥料類型,及應用於合理化施肥案例,期使讀者了解緩釋性肥料,從而選用適當肥料劑型,確保作物產量、品質及農耕環境永續。

新聞
臺灣友善有機耕作面積占比衝全亞洲第一 陳吉仲揭有機背後目的

到110年7月底,全國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突破1萬6千公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8)日在有機農業促進論壇中表示,臺灣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比例超過2%,已是全亞洲第一,有機友善農業不僅追求安全農業,背後更重要的目的是友善環境,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就能減少碳排,對淨零排放做出貢獻。

作物施肥過量,畦間有多餘的肥分及水分,很容易就長出青苔。(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
新聞
【護土固碳01】「超載」農地長出暖化潛勢?臺灣土壤劣化與農地上過重的肥料

臺灣是亞熱帶、熱帶國家,一年可三期作,相較溫帶國家僅一期作,用肥量比較多,但土地集約利用下,對土壤的傷害也更加嚴重。農田施用過量的肥料,作物無法吸收,累積會造成土壤鹽化,影響作物吸收水分、養分,不利作物生長,也會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相不平衡,植物更容易發生病害,因此有「施肥愈多、土壤愈瘦」的說法,也會汙染環境。

新聞
樹木的化肥與農藥是必要之惡? 樹木醫師:應避免過度使用

一直以來,我對樹木的治療是以不危害自然生態為原則。臺灣近年來多採取薰蒸法來治療樹木癌症,將稱為「麥隆」的熏蒸藥劑混入土壤中,待其氣化後擴散至土壤內部殺菌。麥隆接觸水分後會轉變為有毒氣體,除了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外,更會消滅土壤中一切有害及有益的微生物,讓土壤變為死土,因此在歐美國家受到了嚴格的管制。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護農友】天災不斷 台肥調降化肥出廠價每公噸500元

農委會表示,肥料為農業生產必須資材,其中化學肥料可快速提供作物生長所需氮、磷及鉀等基礎養分,為農耕所必要並普遍使用。經農委會協調後,台肥決定響應政府照顧農民的態度,即日起調降化學肥料出廠價格每公噸500元,農委會也協調台肥全力投入肥料生產,供應國內農民用肥需求。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營造合適水鳥棲地:蘭陽溪畔的稻田實驗

宜蘭縣壯圍鄉新南村擁有大面積連續的水稻田,並緊鄰蘭陽溪出海口,是水鳥重要的棲息地。2011年,珍稀鳥類「董雞」(台語俗名「田董」)的出現,讓愛好賞鳥的宜蘭子弟林哲安下定決心,保護這塊尚未受到豪華農舍入侵的淨土,說服農民不用化學農藥、肥料,2014年創辦生態農業品牌—新南田董米,透過在地力量,守護珍貴的水鳥資源。

新聞
農委會宣布友善環境肥料資材六大補助措施,首度納入微生物肥料

有機、友善環境農業是蔡英文政府施政重點,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今天偕同鑽研土壤微生物的中研院院士楊秋忠,宣布「推動友善環境肥料資材六大補助措施」,預計106年度投入12億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