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鰻苗
臺灣曾是「鰻魚王國」,養殖鰻魚以外銷日本為主,1990年代初期在日本市占率超過5成,每兩條鰻魚就有一條來自臺灣,但隨著中國養鰻產業興起,臺鰻在日本市占率遭受挑戰。農業部漁業署表示,臺灣不應做價格競爭,但急需善用「頭期苗」優勢,導入設施養殖穩定生產,精進養殖技術,用高品質鰻魚贏回國內、外市場。
國內自每年11月起至隔年2月底開放捕撈鰻苗,但今年罕見在10月底有強颱「康芮」侵臺,11月中又遇「天兔」颱風,颱風警報期間無法捕撈,颱風過後沿海堆積漂流木、雜草與垃圾,均對捕撈作業造成阻礙,推遲漁季。
鰻魚養殖已有上百年歷史,至今仍沒有商業化量產的人工繁殖魚苗,原因在野生鰻魚特殊的洄游生態。日本研究人工繁殖鰻魚苗已半世紀,去年成功將成本降至每尾1,800日圓,是全球最接近商業化量產鰻苗的國家「之一」──臺灣的利生生技自2013年創立後,屢屢突破鰻魚種魚催熟、替代飼料開發及誘導仔魚「變態」等難關,今(2024)年成功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
鰻苗捕撈漁季將於11月1日展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推估,包含臺灣、日本、中國、韓國等東亞4國鰻苗漁獲量過去十年年平均45公噸,今年漁獲量「普通偏好一些」、約45至50公噸;鰻苗會一批批隨著洋流來到,預估首批會在11月中下旬來到臺灣,今年最大一批苗況大約12月下旬、冬至來到,「是否豐收就看這一波」。
日本夏季「土用丑日」吃鰻魚飯的傳統近來漸為國人所知,但至今已少人知道臺灣在1990年代曾是「鰻魚王國」,年產量高達6萬公噸,八成以上供應日本市場所需、市占率近6成。其中最早將臺灣鰻魚帶往日本、開啟臺鰻產業盛世的關鍵人物,曾任三屆台灣區鰻蝦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贊化,上個月12日仙逝,享耆壽90歲。
今年鰻苗捕撈漁季自11月展開,漁民所捕撈的鰻苗是指日本鰻的魚苗,東亞從臺灣開始,還有日本、中國、韓國等共四國在捕撈,東亞漁獲總量年平均約45公噸,但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韓玉山推估,今年度總量在35公噸以下、「不大好」。
為期4個月的鰻苗捕撈漁期即將於2月28日結束,截至2月22日止捕獲量僅1.7公噸,數量雖然較上一年度好一些,漁獲量仍是相當低迷,不過,漁業署已確定不會延長捕撈期。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韓玉山表示,不只臺灣的漁獲量少,日本、中國的鰻苗捕獲情形也很差,預估亞洲四國本期鰻苗漁獲量只有20公噸上下,可能直逼2013年的低量。
鰻苗捕撈季才開始不久,隨即抓獲鰻苗走私!內政部航空警察局高雄分局16日執行出境班機行李檢查時,從旅客拖運行李中查獲欲走私至香港的鰻苗6萬6千多尾,市價粗估264萬元,沒入鰻苗由農委會漁業署及水產試驗所帶回畜養。
11月1日本季度鰻苗開捕,首波鰻苗漁獲初步結算至17日止,全臺已逾7百公斤,相較於去年同期只有1百多公斤,今年鰻苗漁況初期狀態極佳,鰻苗群目前游向臺灣東岸,鰻苗漁獲超過9成在宜蘭沿岸捕獲,由於漁季一開始鰻苗收獲頗豐,導致鰻苗現在行情比較差,一尾35至40元。
110年度鰻苗捕撈季延長20天,至今年3月20日才結束,農委會漁業署統計,延長捕撈期新增95公斤收獲,總計鰻苗漁獲量約1千5百公斤,較上一年度大減7成,為4年來新低,也是歷史次低紀錄。漁業署表示,目前成鰻池邊價1公斤約5百元,因最新一季的鰻苗漁獲歉收,成鰻價格後勢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