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苗季開跑 臺大漁科所韓玉山:東亞四國漁獲恐偏低 鰻苗價格「要很高也不可能」

鰻苗捕撈季起跑,但學者對今年東亞總體鰻苗漁獲量不樂觀。(圖片提供/漁業署)

今年鰻苗捕撈漁季自11月展開,漁民所捕撈的鰻苗是指日本鰻的魚苗,東亞從臺灣開始,還有日本、中國、韓國等共四國在捕撈,東亞漁獲總量年平均約45公噸,但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韓玉山推估,今年度總量在35公噸以下、「不大好」;往年臺灣可捕撈鰻苗4公噸以上,但過去兩個年度平均只在1.5公噸上下,韓玉山說,鰻苗會跟著洋流跑,臺灣實際捕獲量仍要看後續洋流走向而定。

今年度鰻苗捕撈漁季自11月1日起至明年2月29日止,為期4個月。東亞鰻苗總量110年度有40餘公噸、111年度約50公噸,但今年度推估恐不到35公噸,韓玉山表示,他建立模型評估鰻苗數量,鰻苗數量多寡與跟海洋洋流狀況、氣候等因素有關,今年總量不樂觀,與今年開始邁入聖嬰現象也有關,「是不利因子之一」。

韓玉山說,「鰻苗跟著洋流跑,(東亞各國)每年分配比例不同,(臺灣捕獲量)要看洋流走向而定。」去年總量50公噸,中國大豐收,但臺灣僅1.8公噸,日本、韓國漁獲也偏少。

漁獲總量減少,鰻苗價格是否順勢提高?韓玉山表示,鰻苗價格「要很高也不可能」,近兩年鰻苗價格高,但大鰻(成鰻)價格不高,導致養鰻的漁民幾乎都虧錢;大鰻價格受限,又與中國大量養殖美洲鰻有關,美洲鰻品質與日本鰻「不相上下」,但成本只有日本鰻6成,已經搶掉日本快一半的市場,「日本蒲燒9成以上已是美洲鰻」。

近五年鰻苗捕撈量及鰻苗價格。(資料來源/漁業署)

農業部漁業署提醒,鰻苗季期間,捕撈鰻苗漁民除了向作業當地區漁會辦理登記外,並應在漁撈日誌填報捕撈方法、捕撈地點及捕撈數量,送交作業當地區漁會彙整,以利後續進行鰻魚(苗)資源科學調查研究及資源管理評估規劃,維護鰻魚產業永續經營。

長期以來,養殖鰻魚所用的魚苗都得從野外捕撈,捕撈鰻苗因此成為臺灣沿海漁民冬季重要的傳統產業,近日日本近畿大學宣布成功將人工授精孵化的日本鰻幼魚,培育成熟並誕生下一代,實現了「完全養殖」,鰻魚養殖未來可能將不再需要捕撈鰻苗。

韓玉山指出,鰻魚「完全養殖」技術早自2002年日本水產綜合研究中心田中秀樹團隊即開發出來,田中退休後被挖角到近畿大學,現在多一家大學會做,同樣的技術民間也有2、3家企業能做,日本總計有4、5個單位能夠「完全養殖」;他說,「完全養殖」技術自開發以來,這20多年來都在做提高育成率、降低成本的改進研究,但至今人工繁殖鰻魚一尾成本仍要新臺幣數千元,真正商業化仍需觀察5到10年。

鰻苗捕獲數量稀少,「完全養殖」技術亦尚未商業化,維護鰻魚產業永續經營才能讓未來也吃到鰻魚飯。(攝影/游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