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食材
玉米、馬鈴薯、豆類和腰果之間有什麼共通點?答案是,它們在特定的情況下都有毒。世上最重要的一些糧食作物含有有毒物質,因此需要烹煮或和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才安全。其中有些作物(如家山黧豆〔grass pea〕)因為曾將飢荒變成更悲慘的大災難,而舉世聞名。
醋的奇妙之處在於全球可見,每個古文明在數千年前都有各自獨立發現醋的時刻。直到時間演進至文本記錄時代,我們才知道醋早已有著發展完善的文化、醫學與烹調底蘊。隨著歷史上帝國版圖的擴張,人們對於醋的愛戴也隨之散播,促使其在世界各地的成長與發展。
敦子老師你好:
敦子老師小時候對食物的誤會,實在太可愛了,我倒是對廚房有很大的誤會。小時候家裡的廚房,對我來說簡直是急診室般的存在,各種跌打損傷的藥膏都冰在冰箱,發燒的退燒塞劑也總是放在冰箱門上,儘管發燒到全身發軟,看見冰箱門被打開關上,還是很想夾著屁股逃跑。
豆類在原鄉中一直是重要的作物,豆類不僅是糧食,同時也是種子,易於攜帶的特性,使它們總是隨著族人一同遷徙,像是有勇士豆之稱的「樹豆」是陪伴獵人打獵的重要營養來源,而像是樹豆、鵲豆、翼豆、菜豆、米豆……這些豆類作物,不僅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更是維持地力的好幫手。
近年全球氣候快速變遷,極端氣候發生加劇,如何維持糧食穩定生產成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為因應乾旱事件頻傳,並且提升作物栽培時水資源利用,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從原住民部落尋找耐旱的作物,發現鵲豆的耐旱能力一級棒,具有開發成為夏季蔬菜的潛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四章一Q」食材,宣示規劃政策可望於2017年九月新學年上路,未來全國國中小學童午餐將以使用「CAS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認證標章」、「吉園圃標章」,以及「台灣農產生產溯源QR Code」為原則。從政策目前已規劃二月一日起將於北中南東的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和台東縣等四地五縣市試辦。
學校午餐議題牽涉多部會,繼8月初衛福部、農委會與教育部邀請公民團體參與討論食安相關議題,9月初(8日)在衛福部食藥署舉辦「與公民團體進行食安溝通與資訊交流第2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