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雲林
雲林海線地區的臺西鄉,被認為是「風頭水尾」,土地鹽分較高、缺乏灌溉水源,能種植的作物有限。從小在臺北長大的林柏賢,去(2023)年9月回到臺西務農,並以「西部農場」為名經營網路社群,從自身對農村的好奇出發,拍攝短影片分享從農日常與田間趣事,快速累積數萬粉絲,更吸引外縣市民眾親自前來體驗田間樂趣。
立法委員張嘉郡日前在個人臉書粉專提出「雲林國土計畫說明懶人包」,農業部澄清,「懶人包誤導讀者農地使用限制會增加」,事實上,農業發展地區均可以從事農作、興建農業產製儲銷設施相關使用,與現行規定一致,並無加嚴管制,農民權益不會受到影響。
童年時期,只要阿公跨上紅色的YAMAHA Mate 機車,轟隆隆一聲騎去土庫街上,我就開始期待著清香撲鼻的當歸鴨麵線。
一個孩童怎會喜歡藥膳湯麵線呢?土庫當歸鴨麵線是由琥珀色的湯、些許薑絲,再鋪上小塊的帶骨鴨肉組成。完全不是印象裡中藥湯的苦與黑。
「很多人都說,吃過這顆絲瓜就回不去了。」瓜農林孟寬介紹辛苦育成的水果絲瓜,掩不住滿臉的笑意與自信。他伸手觸摸檢視懸在瓜架的圓胖絲瓜,映照正午日頭,煥發出清澈綠光。這顆難得能生食的水果絲瓜,嘗起來鮮脆輕甜;原本絲瓜特有的厚重瓜味變得若隱若現,甜度堪比水果,是近年蔬果市場裡饕客搶購的嘗鮮食材。
「一罐阿斯巴拉。」走入雲林鄉下的老雜貨店,仍可聽老一輩人講這奇特暗語,要來買包裝上印有清涼美女圖的神祕飲料。所謂「阿斯巴拉」原來是蘆筍的代名詞,源自日語中蘆筍的簡稱「アスパラ」(asupara),這個詞彙記憶了臺灣曾為「蘆筍王國」的黃金歲月……
雲林縣臺西、口湖傳出文蛤大量死亡,養殖漁民災損嚴重,研判與氣候變化繼而影響水質有關。相關勘查報告、建議表,雲林縣府將報送農委會,若符合救助標準將盡速公告,啟動相關救助作業。
還沒到清明四月天,田間白甘蔗已收割得差不多了,虎尾小鎮的徐徐微風中摻和三分微甜,暗示製糖的季節已屆尾聲。甘蔗躺在五分車裡,從雲林縣褒忠鄉的13番蔗埕啟程,沿12番、11番、10番、9番,路過糖鐵軌道分歧點「後壁寮旗站」的黃花風鈴木,原路載返虎尾糖廠。
盧碧颱風登陸中國大陸後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外圍環流及西南氣流將持續為臺灣帶來豪大雨以上等級降雨,農委會彙整地方政府查報農業損失災情,至6日傍晚為止,累積農損金額達1億5,508萬元,雲林縣農損災金額達4,551萬元最嚴重,農委會公告雲林縣的落花生、甘藷、甘藍、食用玉米為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項目,自6日起受理申請。
古坑是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著名的遊樂園——劍湖山世界坐落於此;這一片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土地,接受了豐足的日照和降雨,栽種著臺灣原生種的咖啡豆,以「臺灣咖啡的原鄉」而聞名。在這得天獨厚的土地,還孕育著極具栽培潛力的新興作物——星蘋果。「美冠園藝」的主人戴文智投入十餘年的精力,潛心研究、改良出果質精良的星蘋果,他也是目前臺灣少數可量產,並外銷至香港、澳門等地的星蘋果農。
雲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是淺山農村,多數居民從事務農,早年竹產業一度興盛,但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沒落,近年更面臨人口老化、青壯年外移嚴重等問題。當地居民原本對社區未來發展不抱任何期望,但耆老一句「過去在筍寮是最快樂的時光」,讓當地學校師生帶領的地方創生團隊卯足全力,重現筍寮、改造老屋,還推動「里山生活實踐學校」,原本漂流在外的遊子看到桂林居民重新凝聚向心力,「變得不一樣」,更下定決心回鄉整地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