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霧中破土而出的本土蘆筍

正冒出頭的紫甜蘆筍。

蘆筍為長年生,需培育兩到三年才能採收。圖為正冒出頭的紫甜蘆筍。

文字/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一罐阿斯巴拉。」走入雲林鄉下的老雜貨店,仍可聽老一輩人講這奇特暗語,要來買包裝上印有清涼美女圖的神祕飲料。所謂「阿斯巴拉」原來是蘆筍的代名詞,源自日語中蘆筍的簡稱「アスパラ」(asupara),這個詞彙記憶了臺灣曾為「蘆筍王國」的黃金歲月……

1950至1960年代農政單位大力推廣種植蘆筍,主導產地與加工廠合作,發展外銷罐頭與飲料。彼時蘆筍與鳳梨、蘑菇齊名,江湖人稱「三罐王」,在國際市場打下豐厚戰果,為臺灣賺入大量外匯存底,成為赫赫有名的蘆筍王國。在那個年代,甜甜又清涼的蘆筍汁,代表窮人翻身的希望,吸引不少農民加入產銷行列,而章碧瓊家也是縮影之一。

深埋畦下的土地記憶

在雲林土生土長的章碧瓊,從小跟著父母種蘆筍長大,深埋在土地的那份情感,於二十多歲逐漸萌芽。在產險公司當營業員期間,她一面上班一面到農業學校進修,從國立嘉義大學森林系夜間部轉為園藝系,直到40歲左右才正式離職,投身農業。

在務農前,她憶起過往父親使用的慣行農法,需要靠農藥來殺菌抗蟲害,對環境及身體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影響,因此決定蓋溫網室種植有機草莓。但是光靠草莓的收入還不足以營生,她便想起父親種植蘆筍的經驗,發現蘆筍的市價常年穩定,於是改走草莓與蘆筍兼種的模式。不過,章碧瓊沒有重現父親當時栽種的白蘆筍,而是改種綠蘆筍及紫蘆筍。

為何不再種白蘆筍了呢?章碧瓊談起記憶中的農忙仍心有餘悸,平平都是蘆筍,白色與綠色農法大不同,種白蘆筍要做畦、打田,再用人力耙土,土還得堆到約膝蓋的高度,這工一年兩次,一次是插苗,一次是施肥,而種植要堆土,採收則要挖土,是一件極其勞累的活。

綠霧下破土而出

走入章碧瓊的有機蘆筍園,一列列整齊的蘆筍株,彷彿放大版的茴香,細小鬚葉柔美飄逸,似一片升起的綠霧,遠看近看皆朦朧。彎下腰看蘆筍的根部,含著露水從土裡冒出的地下莖,大約20至30公分左右的鮮嫩狀態,正是適合剪取來食用的部位——也是因為這個「破土而出」的形象,人們才把蘆筍命名為「筍」字,但其實蘆筍與竹筍八竿子打不著,它是截然不同的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竹筍則是禾本科植物。

章碧瓊表示,蘆筍的育苗期為六個月,從培育到盛產大約要等待兩到三年,然而定植之後即可持續生產,沒有連作障礙的問題,大約一年更新兩次母株,通常可以維持穩定的產量。蘆筍四季皆產,盛產期主要落在母株更新之後,尤其6月更新母株後,能量爆發,可以一直採收到當年的12月。

由於蘆筍長年生,母株老化後鬚葉會枯黃,影響光合作用效率,容易生出營養不良的蘆筍,有些農民會使用肥料來催肥。但章碧瓊則利用「更新母株」的做法,把老化的地上莖割除,留下地下莖重新生長出健壯的莖葉,才能維持產量與品質。

有機種植 小動物也來幫忙

章碧瓊形容更新母株的功能如同「坐月子」,通常會順便在植株根部施撒蔗渣、泥炭土、碳化稻殼,增加田土的肥力,使作物得到休養並恢復能量。蘆筍栽培管理的細節不少,除了更新母株與施肥之外,還要定期修剪側枝,把下層部分側枝剪掉,一株大約只留10至12條,可以減少養分消耗,同時也能看清楚地下莖露頭,方便採收。

章碧瓊採用溫網室種植,優點是讓作物隔離雨水,大幅度減少蘆筍最怕的莖枯病與蟲害問題,平常防治只需噴灑苦楝油。遇到偶發性的斜紋夜盜蛾幼蟲與薊馬之亂,她的解決之道也很有意思,不使用傷害環境的藥劑,而是與動物合作,在園內放飛十隻綠繡眼,專門捕捉害蟲。

本土蘆筍食用指南

Q:越大支的蘆筍纖維越粗?

A:許多人吃本土蘆筍,常會吃到咬不爛的纖維,懷疑是否買到太老、太大根的蘆筍?其實,市場上常見的長度大約10至15公分左右的蘆筍多是進口,生長環境氣溫較低,採收長度短,所以表皮纖維較細。

而本土蘆筍的生長與採收條件不同,必須削皮才好吃。且筍徑大小與纖維粗細無關,長度不超過30公分採收最適當。之所以會有吃到纖維的不適感,大多是因為消費者忘了本土蘆筍「需要削皮」。

剛出生的綠繡眼。
剛出生的綠繡眼長大後會成為農場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