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邊境解封入境旅客增加 豬肉製品違規攜帶今年已罰121件 農委會強化中、越、馬、泰「綠線」通關執法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解封入境旅客人數大幅增加,違規攜帶豬肉製品入境件數也增多,因違規遭裁罰20萬元者,今年迄3月20日止已有121人;防檢局將與關務署合作,針對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4國重點風險航班,加強執法,將於一周內規劃出「綠線」通關更細緻的檢查機制。

檢疫犬
新聞
滴水不漏揪違規 國際郵包防檢疫靠牠們

提到邊境檢疫,想到的多半是機場或港口海關出入境檢查。但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防堵違規動植物檢疫物的腳步不能停歇。在臺北郵件處理中心,領犬員帶著檢疫犬來回偵測一箱又一袋的國際郵包,與檢疫人員合作無間,構築金三角防疫網,共同為臺灣的農畜產業把關。

新聞
【防非洲豬瘟】中港澳旅客手提行李,2月2日全面X光機檢測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未歇,因應春節大批來臺旅客,內政部採購16部X光機,1月31日在桃園國際機場裝設完畢,2月2日起,來自中港澳的旅客手提行李需經X光檢測,取代現行人力檢查。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16部X光機每小時最高可檢測4000人次,春節期間入境最高峰每小時2400人,「絕對足夠讓旅客平順入境不會有問題。」

新聞
行政院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籲春節出國勿亂帶肉品回臺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加溫,農委會今在行政院指示下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主持第一次跨部會聯繫工作會報。由於春節是兩岸往返高峰期,賴清德除要求各部會加強邊境檢疫,12月26日將舉辦全國演習,模擬非洲豬瘟傳入後撲殺處理流程,另要求農委會安排金門小三通、農場防疫行程,親自視察,「要將病毒阻絕於境外」。

新聞
非洲豬瘟肉品闖關再增2例!農委會今發簡訊呼籲全國民眾共同防疫

旅客攜帶肉品闖關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本月1、2日攔截桃園機場入境旅客自重慶攜帶臘腸,自哈爾濱攜入紅腸,經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我國自9月開啟非洲豬瘟邊境防疫以來,共計攔截319件肉品,且已累積5件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農委會今進一步發簡訊通知全國民眾共同防疫,切勿攜帶肉品入境,保護國內產業。

新聞
【防疫特寫】防堵非洲豬瘟,農委會釋善意願與中國技術合作,21日全國啟動防疫演習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已擴及到21省/市/區,專家評估已進入疫情高峰期,最快恐持續半年至一年才會緩和,鄰近日韓等國無不上緊發條。臺灣因近年兩岸交流頻度變低,農委會擔憂中國疫情資訊不透明,已透過海基會表達組團前往中國觀摩病例並提供技術協助的意願。
本月21日農委會將召集全國防疫所代表到屏東萬丹的焚化爐進行非洲豬瘟防疫演練。並宣布將於1個月內完成全臺廚餘養豬場清查,與網路電商成立「非洲豬瘟防疫聯盟」,全面防堵非洲豬瘟侵臺。

新聞
【廚餘風險】廚餘養豬調查對不攏,環保署和農委會至少差900戶,恐成非洲豬瘟防疫黑數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擴大,行政院昨天召開跨部會會議,檢討非洲豬瘟防疫策略,其中產業界高度關注是否禁止廚餘養豬,會中並沒有具體結論,僅要求各單位繼續加強邊境管理工作,務必將病毒杜絕於境外。

新聞
【防疫特寫】防堵非洲豬瘟重罰伺候,機場國門如何嚴查夾帶動植物產品闖關?

今年8月中國首度爆發非洲豬瘟,短短一個多月已在6個省18個農場陸續傳出疫情。根據防檢局統計,光是今年1月至8月,旅客違規攜帶動物產品入境共裁罰696件,其中就有將近一半來自中國。

新聞
【防疫特寫】823水災過後豬價漲,豬農籲千萬別走私豬肉帶入非洲豬瘟

「關鍵在政府應審慎處理、大力宣導,透過觀念的建立,盡可能讓大眾了解這樣的行為恐會造成臺灣多大損失,業界也會比較安心。」江輝邦說。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防疫特寫】機場檢疫犬加強偵測肉品夾帶入關,防檢局列管10家在中國設廠養豬業者

中國遼寧省瀋陽市8月3日爆發亞洲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震撼臺灣,因非洲豬瘟無藥可醫且相當頑強,可存活在冷凍豬肉達3年、冷藏豬肉100天,連醃漬火腿、肉乾、肉鬆都能存活,豬隻致死率可達100%,過去桃園機場曾查出有民眾從中國帶了整條金華火腿,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本週開始加強查緝中國飛臺灣的班機,目前也已掌握10家到中國投資養豬場的臺商,其中一家位在爆發疫情的東北,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會和移民署配合,養豬業者從中國回臺,需在機場隔離檢查後才能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