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苦茶油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立林業驗證中心檢驗森林產物,以DNA分子檢定技術或化學成分分析,分辨原生純種或外來種,降低農民種植到錯誤苗木風險,也維護消費者權益,目前可檢驗臺灣山茶、土肉桂及油茶3種作物;並且,檢驗流程電腦化,上網就可取得即時檢驗資訊。但目前服務對象限於公家機關。
地中海飲食使用的橄欖油是近年風靡世界的健康油品,國產苦茶油有類似橄欖油高含量的油酸(Oleic acid),且對高溫耐受性又比橄欖油更好。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3種苦茶油製程,可讓苦茶油具有甘甜微嗆或醇厚、濃郁堅果香等不同風味,分別適合鮮飲、清炒或香煎等料理方式。其中又以深焙製程油品氧化安定性及機能性成分含量最高。
人與土地的連結從哪裡開始?當一條溪流引入圳道盈滿稻田,農民將秧苗穩穩插入田土;當海女閉氣潛入10公尺深的海水中,只為找尋足以支持生活所需的海產;當人們特地前往農村,就為看看團購多回的農特產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連結其實一直都在,只是生活形態變了,變得不再容易看見需求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發揚土地價值的農漁村和第一線生產者,是時候拉回眾人的目光了!一起讓故事重新流進每個人心中;檢視地方的特色與缺口,找出凸顯自我價值和經濟發展的方式。
長期以來我國食用油脂自給率低,為發展健康、高品質的本土特色油料產業,首要之務便是選擇適合本土種植的油料作物,國產油料作物以油茶和胡麻為主,其中油茶早年主要作為造林樹種,因為消費者開始重視食用油品安全,近年變身為前景看好的油料作物。
南投眉溪部落經營本土苦茶油產業態度積極,在技轉農委會林試所的保濕油茶月牙油配方之後,現在則從日本引進紙筒自動稱土機用於扦插育苗,以更新部落裡老舊的油茶樹,28日在東岸部落生態教育園區舉辦實機示範。
對多數人來說,油往往淪為毫無分量的配角,鮮少思考「用油之必要」。其實壓榨而成的植物油,保留了作物本身的氣味與風土,在烹飪過程中,油品特有的香氣可以為料理加分,還能將不同食材風味融為一體,扮演協調者的角色。而在料理之外,油可以保養、按摩、治療,廣泛用於日常生活中,更值得直接品評,鑑賞它的自然風味。即將進入真心好油的大千世界,你準備好了嗎?
苦茶油是油茶樹果實裡的種仁榨成的油,與茶籽油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幾年前的噁油事件讓國內消費者重新重視國產食用油的古早味,像是豬油、苦茶油、花生油等都是重獲青睞的食用油品種類。這3種食用油當中,價格最高的就是苦茶油,農委會曾投入研究,並且開發出幾項可供技轉的專利技術,眉溪部落技轉了月牙油配方,讓1c.c.2元的食用苦茶油,搖身一變成為5c.c.350元的保養品,配方不是關鍵,技轉取得授權就有,關鍵就在於乾燥油茶果實的設備。
近年臺灣農產品蜚聲國際,除了最近在日本東京食品展大放異彩的水果及水產外,還有品質優良的調味品也廣受消費者歡迎。剛剛過去的「2019臺灣十大魅力商品」評選活動,經過一連串的評選作業,決選結果於2月26日出爐,評審團大獎的得主,正是國人熟悉的調味品—苦茶油,由金椿茶油工坊有限公司生產的「有機山茶花籽油-小菓珍珠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