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廢園轉作特輯3】檳榔廢園造林 延續地方經濟創生

檸檬這類果樹經濟作物相當受轉作農民喜愛。

文/陳菁茹 攝影/黃毛

檳榔廢園計畫除了鼓勵農民造林重新修復山坡地的水土保持,聘請專家輔導農民種植經濟作物,同時配合政策與行銷宣傳導入商業模式,期待在政府與民間協力合作下,重新尋回大地綠色生機,更造就下一代生命的契機。

檳榔產業在2000年蓬勃發展,當時政府採不輔導、不鼓勵、不禁止,在中南部林立的檳榔園成了特殊景觀,巔峰時產量高過15萬噸,產值也近百億,吸引許多農民陸續投入,但林立的檳榔園破壞了生態,看似風光的表面下水土難保持,讓一次次的風災地震帶來重創。而因為經濟發展帶動的食用風潮,也在不知不覺中殘害了國人的健康。

廢園轉作訂計畫 輔導輔助尋生機

臺灣主要的檳榔種植產地落在屏東、嘉義、南投,為了加速檳榔種植面積縮減,農委會農糧署訂定「檳榔園廢園、轉作作業規範」,輔導合法土地的檳榔廢園、轉作,每公頃補助廢園費15萬元,補助轉作種苗每公頃最高5萬元,以及田間管理費5萬元,1公頃地總計約補助25萬元。嘉義縣中埔鄉公所主任祕書黃仁吉表示:「檳榔廢園轉作是從2008年開始實施,當時經費來源是衛福部的菸品捐,至今分了幾個階段實施,截至2020年嘉義縣中埔鄉已經完成約400公頃的檳榔廢園面積,目前仍剩3,000多公頃。第一期主要輔導轉作指定造林項目,但2016年後為顧慮農民生計,農糧署建議推薦農民可以轉作其他的經濟作物,廢園轉作申請能量才得以提升。」

嘉義縣中埔鄉農業課課長林雲康也表示:「檳榔廢園轉作要有更多的老農跟青農加入,很多條件必須替農民想到,2008年開始實施後,我們就請試驗改良場所推薦,符合省工、具深耕性,擁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且無產銷失衡之虞等三大條件的作物。鄉公所也積極辦理相關研習,聘請專家針對種植技術輔導,同時配合各地農會、產銷班及地方合作社,針對收購及行銷輔助農民導入商業模式,建立創生平臺,讓農民與消費者共好。」

嘉義縣中埔鄉公所主任祕書黃仁吉表示,目前中埔鄉已完成約400公頃的檳榔廢園。

曾是檳榔果接網的莪朮,成為中埔鄉的林下經濟特色產品。圖為莪朮塊根切面。(圖片提供/真心堡農場)

陳錫卿夫妻|廢園16年造林 樹回來了,生命就回來了

與屏東檳榔園不同,嘉義地區的檳榔園幾乎是山坡地,所以轉作造林更別具意義。大家都說種樹是填不飽肚子的,但從小住在嘉義中埔鄉山上的陳錫卿,因為生於農家第二代,對嘉義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也耳濡目染學習了運用大自然中青草生活的本領。加上大學時修讀農業經濟系,陳錫卿認識了許多農業專家,且和精通草藥的耆老交流,參加慈濟做環保志工,很熱心到處宣導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但告訴大家要環保的同時,想到家族本業卻為破壞環保的檳榔園,因此毅然將三塊總面積近4公頃的檳榔園全部廢除,以響應政府的檳榔廢園計畫。

歷經16年造林路,陳錫卿夫妻打造了中埔鄉沄水村的林地「夢沄森境」,以及在竹崎鄉營造一個可以實現環境及食農教育的平地教育基地「真心堡農場」。造林是他們想給下一代的環境禮物,天空下,在依稀可見檳榔斷木間,山櫻花、土肉桂、牛樟、肖楠、烏心石等已成綠林。森林回來,動物也回來了,孩子嬉戲時肉眼可見山羌、野豬、獼猴、果子狸、食蛇龜、獨角仙、蟬、螢火蟲等,於肉桂結子時期,還可見百鳥於林間覓食。在夫妻倆積極復育下,曾經為了接住檳榔落果而栽種的莪朮、雞屎藤、風藤、觀音坐蓮、青葙、土地公拐等臺灣原生青草植物漫地而生,意外成了大自然最佳的禮物,林下經濟因運而生,透過鄉公所輔導推出品牌開發相關產品,也為轉作創出另一條生路。

陳錫卿至今已造林16年,與妻子在竹崎鄉打造可以實現環境及食農教育的真心堡農場,成為給下一代的禮物。

林有幸夫妻|逐土質擇良木,為健康改耕重生經濟

農民林有幸夫妻則是另一個例子,他們是典型的老農,超過70歲仍健步如飛在山與山之間的種地穿梭,也許是因為他們如此重視健康,林有幸說:「我們年紀都大了,也不用吃什麼山珍海味,就想吃的健康就好,我很喜歡吃苦茶油,對我健康對老伴也很健康,所以我就想自己種油茶樹。」因為這樣的念頭,他們試過從種子育苗,或買種苗培育等各種方法,4年多來種下的油茶樹數百株,在數公頃的土地上仍舊見樹不見林,雜草長得比小樹還快,往往幾天就要鋪滿山,必須除草才能在鄉公所稽核時讓公所看到他們的轉作成果。今年底,親手栽種的油茶樹終於可以開花結果,他們也跟鄉公所聯繫可以把油茶籽提供給油廠收購,終於可以吃到自己種的油茶籽榨的苦茶油,他們像孩子般滿足的笑。

農民林有幸夫妻雖然已邁入耳順之年,對於轉作耕種的樂趣仍不減。

廢園轉作要符合適地適種,除了油茶樹,根據鄉公所推薦和土壤評估,林有幸夫妻在不同高度的坡地上嘗試種了許多的果樹,檸檬、印加果、酪梨,也自己闢了一片小小菜園種蘿蔔、茄子、高麗菜等自己食用。由於一次噴灑農藥後大部分落在自己身上的不良經驗,林有幸決定要採用友善耕種種植,一方面是種的時候安全,一方面是吃得健康。

為了解有機種植,她曾經纏著農學博士討教兩小時;也曾為了購買農友口中的有機肥,騎車到40分鐘距離外的竹崎鄉;更時常打電話詢問農業課相關知識。他們的轉作成果也許尚未帶來實際的經濟產值和規模,但她所展現對於農耕的熱情,對健康與土地的熱愛,也是廢園轉作的另一種模式。

喜歡吃苦茶油的林有幸,在轉作的園區內種了數百株油茶樹。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