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番紅花
許多臺北市民總覺得,位於萬華之南、華中橋下的「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很遙遠,實際逛過以後方知,這裡有十幾線公車直達,晃過大稻埕啦西門町啦植物園啦青年公園啦,有著48年歷史的「一市場」就到了。下車以後走個三分鐘,穿過小七、屈臣氏和好幾家老魚丸店,左轉富民路,每日為大臺北地區七百萬人餐桌努力供銷的「一市場」已在眼前。
吸引我推著菜車跳上捷運專程前往東湖菜市場的理由有好些,像是為了滷一鍋虱目魚頭、煎一碟虱目魚腸,或是想要剁兩支在地小農飼養的放牧土雞腿回家煮麻油雞,更常常是為了細選一顆新鮮而風味熟好的現剖榴槤回家,孝敬熱愛此味的媽媽……。
在這個不以觀光招徠生意的小海灣小漁港,一次買一大箱數十斤當然受歡迎,可一次只買一條魚也不是不行,如若你什麼都不買,純粹是個好奇的海島路過人,想來這裡見識所謂「定置漁場」的拍賣作業,看看國境之南的漁獲和花蓮七星潭、新竹香山海域的定置漁場有哪些不同,也不用擔心被側目。
來的時候是秋天,這季節的「大山北月」清風怡人,野薑花處處綻放,臺3線特色農產,被巧妙地運用在一套一套的餐點裡。位於新竹橫山鄉深山裡的「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與他的伴侶吳宜靜,攜手醞釀、開發、守護許多有趣的好東西,讓你在離開那座山以後,忍不住頻頻回首,想一再回訪。
平時不曾留心的香料,吃久竟在記憶生了根,締結一地的情感認同。就像外國人覺得九層塔跟香菜是台味、檸檬香茅及打拋葉成為南洋代表、中東愛用孜然與茴香……香料為家定錨,同時拓展世界。不只為料理添味,香料還有茶飲、沐浴、保養等多元用途,部分還能自行種植,收穫可安心食用的香料植物。廣闊的香料世界,等待你我去探索。
五香是哪五香、薑黃生薑差在哪、九層塔能不能做青醬……那些混入美食佳餚,分不出誰是誰的香料總是讓你霧煞煞嗎?讓我們剖析滷包、咖哩內含的成分,分清楚一再搞混的香料,探索常見於餐桌的香料知識。
過去臺灣民間的家庭餐桌,對於食用「花」,可說相當陌生,直到這幾年臺南「佳里元氣農場」的農夫林中智先生,他所栽種的各種風味獨特的花、蔬、果,成為臺灣諸多米其林名廚的指定食材。其中,尤以他推廣多年的食用花,更掀起了本地西式料理餐盤上繽紛多彩的風潮。
前幾天到溪口國小演講,我在清晨七點即抵達景美捷運站出口,距離演講還有兩個小時,我於是詢問路人這附近可有菜市場可逛,很幸運地,五分鐘腳程之內,確實有個小小的傳統菜市場呢。
春天來臨時,我在後陽台撒下了一包芝麻菜種子,希望兩個月後,可以在家裡清晨的餐桌上,讓孩子們享受新鮮芝麻菜葉的豬肉三明治,如此既可解決芝麻菜昂貴且不容易買到的窘境,又能在城市生活裡克難陽春體驗種菜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