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散策】車城滿豐定置漁場:吹拂南方海風 鮮購當季現流仔/番紅花

滿豐定置漁場

滿豐漁場是臺灣西南唯一的定置漁場,右方小船剛收捕漁獲返航,定置漁網構造複雜,在海上稍遠處; 圖中圓圈則是養殖海魚的箱網。(圖片來源/cind1013@flickr CC BY-NC-ND 2.0)

文/番紅花

暮色漸濃,一位阿公在排隊等殺魚的空檔問我「喜歡吃什麼魚」?每個禮拜他會騎摩托車來這裡買兩到三次魚,念國中的孫女最愛吃紅燒魚加豆腐。望著老人發亮的眼神,他疼孫的心情自然流露,想起自己也曾經是阿公帶大的孩子,「當你的孫子好幸福!」

位於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地形、氣候與農漁畜牧業十指交纏,多元交織的產業與文化,使它盈滿了歌詩般的生活傳說。陳達的「思想起」至今總還有人會憶起,落山風年復一年吹甜泥土下洋蔥球莖的風味,大尖山下的畜試所恆春分所依舊是臺灣黃牛珍貴的種原基地,百年前的瓊麻工業,盡管風華已沒,卻仍活在閩南式建築的歷史展示館,供人們回望與探索……。

恆春半島的風土故事,海水、山巒、歲月、作物與人和獸,說也說不完。而我不再是逐浪而來的浪人,也不是在夜晚大街散晃的旅人,睽違二十年的此刻,踏上恆春半島,我心裡想著,讓我去滿豐定置漁場看看那七月的大海捉了什麼魚吧,讓我到菜市場跟隨當地人一起排隊吃早餐、買芒果青蔬吧,讓我化身為「偽恆春半島人」吧。

車城海邊買魚祕境,朝八晚五最新鮮

如是從臺北一路開車往南,會先到位於車城鄉的「滿豐定置漁場」,剛好搭上黃昏五點漁船收魚進港的時間,隔日清晨再往恆春鎮上的公有菜市場溜達,這樣的行程規劃正好。

滿豐定置漁場位於台26線南下大約8.4k處,是臺灣最南端的定置漁場,瀕臺灣海峽的它,也是國內西南部唯一的定置漁場,每天早上八點和下午五點,漁船兩度出海帶回新鮮漁獲上岸,滿足當地餐飲業者的營業需求,也是在地人家庭料理的食材補給站。

漁港市場也是當地學童校外教學的場所,圖為墾丁小學附設幼兒園學童和老師前往參訪。(圖片來源/Kt Yo@Facebook 授權使用)

在這個不以觀光招徠生意的小海灣小漁港,一次買一大箱數十斤當然受歡迎,可一次只買一條魚也不是不行,如若你什麼都不買,純粹是個好奇的海島路過人,想來這裡見識所謂「定置漁場」的拍賣作業,看看國境之南的漁獲和花蓮七星潭、新竹香山海域的定置漁場有哪些不同,也不用擔心被側目。始終在漁港,任何人都會被海人寬闊接納,一如嗜魚成痴的海鳥與浪貓,漁人亦將之視為港邊的一分子,讓貓把魚啣了就走,笑看鳥兒把魚叼了吞下腹。

我曾有過「新竹香山明發定置漁場」和「南澳朝陽漁港定置漁場」的買魚實戰經驗,深知「卡位」的重要性,剛上岸的魚鮮度極佳,甚具誘惑力,專程來此的買客都想佔到好位置,這樣才能搶魚搶得快搶得多,因此我在午後四點半提早抵達漁場。

定置漁網需定期清洗、整理,抵達時正好遇上清洗後日曬的部分漁網,近看十分驚人。(攝影/番紅花)

趁著漁船尚未進港,我乘風漫步,這兩天氣象預測暴雨將至,但此時海上風平浪靜,不見夏日的暴烈陽光,車城的漁岸純樸而寧靜,來到恆春的旅人多半直衝墾丁,買魚吃魚則通常轉往東港,遊客不來,海風照吹,這裡是車城人的海魚祕境。

漁市攤販藏驚喜巧遇屏東蒲姜花蜜

以為漁港只賣魚,卻看到港邊有個極小蜂蜜攤位,老闆坐在矮凳上一邊刷蜂箱隔板一邊殷勤地招呼我試飲蜂蜜水和花粉,礙於疫情,我只能一邊搖手一邊說謝謝。急著抓住機會和遊人多聊些什麼的他,站起來跑去小貨車車廂拿出一支隱藏版「蒲姜花蜜」,問我有沒有聽過。

老闆靜靜坐在港邊刷蜂箱,見有遊客上前便熱情招呼。(攝影/番紅花)

平素對各種不同蜜源都感好奇的我,還真的是沒聽過蒲姜花!老闆說蒲姜花又叫黃荊花,在枋寮、恆春山區生長茂盛,每年六七月開紫色的花朵,其蜜微酸且甘,個性明顯,甜韻深遠,是他個人最喜歡的蜜。

我問蜂農老闆:「客人帶著保冷配備專程來此買魚,你卻在這兒擺攤賣蜜,雖然是好蜜真蜜,可是會有生意嗎?」話才剛說完,隨即走來一對年輕情侶好奇探問,當場試飲了一小匙蜂蜜水,聽完老闆解釋如何辨別真蜜和調和蜜,立刻豪爽付錢買下一瓶龍眼蜜、一瓶蒲姜蜜。

蒲姜蜜以楓港和車城一帶較多,市面上卻少,稱得上是屏東特產。(攝影/番紅花)

是我多慮了啊。專程跑來定置漁場採購魚貨的饕客,自然也不會錯過不期而遇的恆春半島在地真蜜,追求好物的人,鮮魚、純蜜、青蔬、佳果,只要天然、質純、風味佳,都懂,都愛,都買。

漁獲入港開箱!鄉親、盤商來卡位

不多久,漁船整點準時進港,大家頗有秩序地拿著漁場所備的塑膠籃佇立守候,空氣中隱藏不了一股躍躍欲試的戰鬥氣息。仔細觀看今日來客,過半是地方上五十到八十歲之間的阿公阿媽與中年男女,少部分是開著貨卡前來收購賣剩魚貨的大盤中盤商。

由於定置漁場的漁獲量有調節、不隨意擴張,每日捕撈量有限,又歷經三十幾年的穩定經營,故零售和批發的客層非常忠實,完全沒有賣不掉、滯銷的問題,就連霧台鄉好茶部落的知名餐廳AKAME主廚Alex,也經常來此採選當日鮮魚,哇,想像這車城近海的魚,當日直達霧台部落,被「亞洲之萃」名廚炙燒、煙燻、刺身切片的種種美味!

滿豐漁場魚貨、飲料都便宜,地方鄉親、餐廳多採買熟客;箱網龍虎斑雖是養殖,但就在海中生長,品質與天然海魚相近。(攝影/番紅花)

先來說說定置漁場是什麼樣的漁法。根據漁業署統計資料,臺灣沿岸定置漁場目前實際營業的組數約63組,東部和東北角海岸即佔75%,其餘25%分布於西部和澎湖沿岸海域,以此看來,位於車城的滿豐漁場,確實是個稀奇的存在。

定置漁場屬於「被動式漁法」,以被動式的陷阱捕撈洄游性魚群,相對於其它常見漁法,定置漁場屬於海洋生態友善的漁法。「定置網」乃依照魚類習性圍起,像是大海中一座易進難出的迷宮,據學者估算,魚網網目大小合宜的話,約可留下四成的魚在網內,又因為收網時間固定、把握漲潮時間出海、船隻航距短,消耗的燃料資源容易控制,捕獲魚種又多為當季洄游魚類,以上種種原因,都是定置漁場對海洋環境資源更為友善的原因。

看著漁船返港靠岸,嗯,七月的車城海,抓到什麼魚呢?

十幾位漁工協力將魚一籠一籠抬了進來,大家蜂擁而上,我跑上前,哇,今天好多鬼頭刀、旗魚和甘仔魚!

剛上岸最新鮮的漁獲!這一箱以甘仔魚為主,還有鯖魚。(甘仔魚通常指副葉鰺屬的吉打副葉鰺、青羽若鰺等,但部分鰺屬魚種因外形相似,也會被稱為甘仔魚

收入盤中、準備結帳的鮮魚,上方身軀泛金的是鬼頭刀雄魚,下方則是甘仔魚。(攝影/番紅花)

捕獲的每一條魚看起來都至少超過一斤,一條重達兩三斤的更比比皆是。請別擔心魚太大隻回家不知如何處理,現場好幾位漁工排排站,技術嫻熟的幫客人去鱗、去鰓、去尾、分切,連真空包的服務都有,難怪這裡是車城人的日常,想吃魚想買魚,來滿豐就對了。

今天尤以「甘仔魚」量最多。「甘仔魚」是它在民間最親切的叫法,副葉鰺屬的它,乾煎、紅燒、煮湯都鮮美,刺不多、肉質細緻,通常我會抹上一層薄薄的鹽麴讓它醃一個小時,然後把表面上的鹽麴沖掉,油下得多一點點,小火慢煎,約二十分鐘就可煎出雙面赤色、酥脆豐香的魚排。當然,鮮度這麼好的現流甘仔魚連醃鹽麴都不必,買回家趁鮮直接下鍋乾燒,風味就超越任何名菜名廚手法。

吃魚知魚,漁港最適合奠定魚知識

臺派魚料理首重「鮮」與「原味」,很多年輕父母想讓孩子攝取魚的蛋白質,卻又對臺灣四季洄游的魚萬般陌生,認識魚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豬可以粗分為黑豬白豬,牛肉可以粗分為穀飼和草飼,但買魚就不一樣了,攤位上琳瑯滿目的魚,煮法與價格各異,而漁港,是我奠定「魚知識」最好見習的地方。

漁場多在地熟客,選好魚後留下註記,便可等待結帳。(左邊胸鰭旁有班點,應該是俗稱三點仔、倒串的巴鰹,右邊則是扁花鰹或圓花鰹,都是鯖科的魚)

金黃的鬼頭刀會躍出海面捕食飛魚,而被稱為「飛魚虎」;這隻額頭比較扁,是鬼頭刀雌魚。

而「鬼頭刀」,也算是臺灣海域的「國民魚」了吧,在臺東成功漁港我見過體長超過一百多公分的鬼頭刀,南方澳、大溪漁港也捕獲甚豐,沒想到我一路往南,鬼頭刀也在屏東的海域耀眼閃光。

這幾年我努力在很多學校跟小朋友介紹「鬼頭刀」是一種美麗的魚,它游速快、爆發力強,也被漁人叫做「飛魚虎」,它宛如海面上捕食飛魚的老虎,而旗魚和鮪魚也對它追趕在後;說起鬼頭刀的故事,小朋友都聽得津津有味,我常想,要是能把小朋友都帶到漁港來就好了,依海之國,依海之人,本就不該對漁港陌生。鬼頭刀做成魚丸好吃,我也會把它淋上一圈橄欖油進烤箱烤,出爐時刨一點乳酪絲,簡單的美味。

最美日常風情,阿公買魚給孫女加菜

漁業的經營型態影響漁村生活深遠,一小時後漁場拍賣已近尾聲,暮色漸濃,一位阿公在排隊等殺魚的空檔問我「喜歡吃什麼魚」?我想了一下回答他:「虱目魚、午仔魚、紅喉黑喉黃雞魚、 剝皮魚、黑格、白帶魚、肉魚、三角仔、長尾鳥……只要新鮮、保存狀態好,都好吃都喜歡!」

阿公聽了笑呵呵說,每個禮拜他會騎摩托車來這裡買兩到三次魚,念國中的孫女最愛吃紅燒魚加豆腐,今天的甘仔魚就很適合。

兩種甘仔魚、兩條鶴鱵(俗稱學仔、青旗),現撈上岸全都新鮮漂亮。

望著老人發亮的眼神,他疼孫的心情自然流露,想起自己也曾經是阿公帶大的孩子,吃了無數次阿公的紅燒吳郭魚。

「當你的孫子好幸福!常常有好吃的魚可以吃,而且吃魚對身體好。」

「你們臺北人吃牛排,我們住海邊就是吃魚最多最便宜啦!下午來這裡走走看看,已經習慣了。」

臨走前看見一位漁工正專注處理一條超過160公分的旗魚,刮起的魚鱗在空中盤旋跳躍,讓餘暉投射出耀眼的霧銀光暈。這裡不貪捕、不貪吃、不貪買,魚群得以代代生息,我認識了洋蔥以外的車城,隨手拍下國境最南定置漁場的樸直。美麗日常旅途的小漁港,恆刻在心上。

鱗片騰空炫目迷離,漁市老人仍熟練飛快地刮去魚鱗,手上工作毫不停歇。(攝影/番紅花)

滿豐漁場經常有體型不小的旗魚,需要專業工夫分解魚體。(攝影/番紅花)


【集市散策/市仔寬寬行】

我對臺灣風土當令食材,特有偏愛,視逛市場買菜為時有驚喜奇趣的小旅程。如果你夠細心去感應節氣的變化,必然會發現菜市場就像是個大人版魔法樂園,在市場我總是像個孩子似得睜大好奇的雙眼。

【作者簡介】

紅花/臺北人,日常專注於家庭料理研究,也是業餘的文學讀者。由親子書寫到料理飲食,近幾年致力於推動孩子的食農教育,與水牛書店共同策畫「菜市場的文學課」、「漁港的文學課」,著有《一起到綠色餐廳吃頓飯》、《廚房小情歌》、《教室外的視野》、《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等書。

編輯/農傳媒數位主編 陳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