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英文】荒野小農鼠,以及其他野生小農

從地洞探出頭來的東南囊鼠。(圖片來源/John Trent@iNaturalist CC BY-NC-ND)

文/鍾慧元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生物系學生維若妮卡‧薛爾頓(Veronica Selden)和特聘教授佛朗西斯‧普茲( Francis E. Putz)在7月11日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新發現:愛挖洞、對熱量需求很高的囊鼠,會整理並照顧在自己挖掘的隧道中長出來的、牠們愛吃的植物根部,以滿足自己每日的熱量需求。根據他們的計算,這些植物根部提供的熱量,佔囊鼠每日所需卡路里的21-62%。

囊鼠(pocket gophers)是生活在地底下的獨居型齧齒動物,會挖出範圍非常廣大的隧道系統。這幾位學者研究的東南囊鼠(southeastern pocket gopher)原生於美國東南部,體長約14-20公分,還有一根幾乎無毛、長7-10公分的尾巴。牠們的體重平均135-208公克,但也有些可以長到360公克。東南囊鼠有強壯的四肢、長長的爪子,善於挖掘隧道,以植物為食,主要是吃植物的根部。牠們有外表明顯可見的頰囊,方便牠們把食物搬來搬去,也因此才有「囊鼠」之名。

“pocket gophers” 直譯就是「有袋(頰囊)的地鼠」,至於有的媒體和 Google 翻譯把 pocket 譯為「袖珍」,其實是種誤解。順帶一提,囊鼠自成囊鼠科,是美洲特有種,不要和松鼠科的土撥鼠還有地鼠屬等動物搞混喔。(農傳媒編按:「袖珍」原指可放入衣袖、袖袋的珍物,衍生出「可放入口袋」、「小巧」的意思)

被抓住的東南囊鼠,兩邊突起的臉頰部分就是頰囊。(圖片來源/Jim Ozier (Georgia DNR – Wildlife Resources) CC BY-NC-ND 2.0)

誤入人類陷阱的東南囊鼠,牠們的體態其實未必「袖珍」喔。(圖片來源/Aubrey Pawlikowski/FWC CC BY-NC-ND 2.0)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東南囊鼠不是只會吃剛好生長在牠們隧道裡的植物根部,牠們還會把自己的排泄物當肥料「揮灑」,藉此營造出有利植物根系生長的環境。所以作者群認為,東南囊鼠在偶然間發現了一種符合農業標準的糧食生產系統。

囊鼠算是農夫嗎?端看農業如何定義

不過,作者之一的普茲教授也指出,到底囊鼠能不能算是農夫,其實取決於「農業」的定義。他說:

If farming requires that crops be planted, then gophers don’t qualify. But this seems like a far too narrow definition for anyone with a more horticultural perspective in which crops are carefully managed—such as fruit trees in forests—but not necessarily planted.

「如果農業需要被種植的作物,那囊鼠就不符合條件。但這樣的定義對較為園藝角度,會細心管理、但作物不一定由自己栽種──比如森林裡的果樹──的人來說,似乎太過狹隘。」

東南囊鼠在佛羅里達農田挖洞造成的景觀;因東南囊鼠挖掘、翻土等活動對於人類農田及庭院有時會造成破壞,當地有職業獵捕者接受除鼠委託。(圖片來源/© sharkbait127@iNaturalist CC BY-NC-ND)

我們先繼續農業定義和起源的「農業英文」,之後再看看東南囊鼠以外,有什麼動物小農的例子:

If farming requires that crops be planted, then gophers don’t qualify.

Be planted 是很典型的被動句型 be動詞 + 過去式,plant 是植物也是種植(動詞),指以播種、扦插、分根或植苗等方式「從頭」培養植物;qualify 是「合格」或「具備合格條件」。所以這裡是說,如果農業的定義中作物必須是「被栽種」的,那囊鼠就資格不符。

But this seems like a far too narrow definition for anyone with a more horticultural perspective in which crops are carefully managed—such as fruit trees in forests—but not necessarily planted.

句子中間以破折號區夾住的部分,其實相當於以括號()作補充說明,所以夾在破折號內的 such as fruit trees in forests 是在補充解釋前面的 crops are carefully managed (「那些有被好好管理的作物」);華文、英文書寫裡以破折號或括號補充都算相當常見,有時使用破折號也比較有強調的意思。

Far too narrow definition 是「太過狹隘的定義」,horticultural 是「園藝的」,指栽植的是花卉、水果、堅果、蔬菜、香草或觀賞用植物,而非稻米玉米之類的主要糧食作物;此外,園藝也比較不傾向大規模或集約式的種植與管理。Perspective 是看法、觀點、眼界、角度。

句子最後的 not necessarily 是非必要、未必的意思,but not necessarily planted 是指這些植物不一定都是人類親手栽種的。所以這整句話說的是:「但這樣的定義,對那些角度比較傾向園藝、會謹慎小心照顧那些不一定是自己親手栽種的作物(如森林裡生長的果樹之類)的人來說,似乎就太狹隘了點。」

農業起源及不同文化的農業,支持「囊鼠小農說」!

普茲教授接著表示:

With this perspective,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included Mesopotamian annual cereal and pulse crop cultivation as well as maize cultivation in the Americas, but many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developed agriculture based on perennial crops, many of which they didn’t plant but did tend.

「從這種(園藝)角度來看,農業的起源包含了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年生穀物和豆類作物的馴化,以及美洲的玉米馴化,然而世界上很多文化所發展的農業立基於多年生作物,其中許多作物他們並不栽種、卻是有照料的。」

羅浮宮收藏的蘇美文明「滾筒印章」及其所製成的泥板,泥板上可見農作物的收成;蘇美人種植大麥、小麥等穀物,也已經馴化牛羊等動物。(圖片來源/

Mesopotamian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指的是號稱人類最早文明起源的兩河流域地帶相關的事物。

annual cereal and pulse crop cultivation中,annual 是一年發生一次(的事情)或一年生植物,cereal 是穀物也是榖類植物,歐美國家早餐拿來泡冰涼牛奶吃的玉米片啊、綜合穀物也叫 cereal。而pulse 雖然是指脈搏、脈衝、跳動,但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指豆類,但專指豆類植物的可食種子,像是鷹嘴豆、扁豆、乾豌豆、眉豆、蠶豆之類的,不是荷蘭豆、豌豆、豇豆之類的可食豆莢部分喔。

Cultivation 是栽培、培育,也是馴化。Maize 是玉米,通常是指一整株的玉米植物,而不是專指玉米的可食部位(corn)。

玉米corn,左側是未經人類馴化、選育的品種。(圖片來源/Virginia Gewin: Genetically Modified Corn—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Risks. CC BY 2.5)

perennial 是終年都有、長期的意思,跟crops(作物)連在一起時,就是多年生作物了。許多果樹,還有咖啡、可可等都是多年生作物。

「以園藝角度來看,農業的起源就包括了美索不達米亞一年生的穀物和豆類作物的馴化,還有在美洲馴化的玉米,不過世界各地有許多文化所發展出來的農業是以多年生的作物為基礎,其中有許多不是他們栽種、但他們卻有照顧的。」說到農業的起源,言下之意就是在剛開始馴化作物時,人類是先發現可以吃的植物,然後照顧它們,這時人類卻未必懂得播種、栽種,在這個階段和一些文化中只管理多年生作物的「農業」,都不具備「栽種作物」的要素。

普茲說,囊鼠其實是生態系統工程師(ecosystem engineer)的絕佳例子,因為牠們會翻土、讓土壤呼吸透氣,把養分帶回地表。而且牠們只吃根,有些還是牠們自己「照顧」的,其實並不太會妨礙人類的活動。如果這些囊鼠的所作所為真的可以算是農業的話,那牠們就是除了人類以外、已知的第一種會「做農」的哺乳動物了。

再看一次可愛的囊鼠;對多數人來說,跟接下來要提到的蟲蟲們相比,囊鼠號稱最可愛小農可以說八九不離十!(圖片來源/© Eric Soehren@iNaturalist CC BY-NC)

其他更小,但人類更早知道的「小農」

不過我們本來就知道,有些生物會為了自己的生計去照顧作物或放牧其他生物,只是之前大家比較熟悉的多半是昆蟲,最有名的莫過於切葉蟻(泛指AttaAcromyrmex兩個屬、共約47個物種),這類螞蟻會把葉子咬成碎片,再搬運回蟻穴,用來培育牠們愛吃的真菌。

不同切葉蟻各自有偏愛的真菌種類,在切葉蟻照顧這些互利共生的真菌時,不但會為真菌供應食物(切碎的葉片或花瓣),整理環境,還會清理、剔除對這些真菌有害的生物與其他黴菌。

德國威廉海瑪動物園的Atta cephalotes切葉蟻。(圖片來源/Pjt56 CC BY-SA 4.0)

會在樹木中鑽挖出精緻「隧道」的菌蠹蟲(Ambrosia beetle)也會栽種真菌給幼蟲吃,牠們和這些真菌互利共生,甚至沒有彼此就無法存活。菌蠹蟲會尋找剛死或將死的衰弱樹木,因為這些樹木會散發出能吸引菌蠹蟲的乙醇(健康的樹木不會)。菌蠹蟲成蟲找到這些樹木之後,便鑽進樹皮、啃出隧道並在其中產卵,也順便把隨身攜帶的真菌孢子接種在隧道中,等卵孵化成幼蟲,就能以真菌為食。為了攜帶孢子,牠們甚至還演化出了特殊的構造「儲菌器」(mycangium),以確保能攜帶「正確」的孢子。

除了切葉蟻、菌蠹蟲以外,大白蟻亞科(subfamily Macrotermitinae)的白蟻也會培養真菌。這類白蟻會用嚼碎的草和木頭打造所謂的真菌花園(fungus garden),也可稱為「菌圃」(fungus comb),並在上面接種孢子。但牠們不是養真菌來吃,而是仰賴真菌替牠們把木材的纖維素與木質素分解成更營養的混合物,白蟻吃的就是經過真菌分解的混合物。所以大白蟻的真菌花園其實應該算是一種體外消化系統,因為大白蟻對木質素與纖維素的消化能力不如其他白蟻,所以牠們就把消化纖維素這件事情外包給了這些特殊的真菌。

野外鮮味「雞肉絲菇」相當仰賴與白蟻的互利共生,否則可能無法與其他真菌競爭而死亡。(編:白蟻照片我想就算了吧……)(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有趣的是,人類對大白蟻栽培的真菌其實一點也不陌生,因為這類真菌被人類稱為「雞肉絲菇」。目前全世界有文獻描述過的雞肉絲菇約有30種,通通都是美味的食用菇,而且到目前為止也完全無法以人工栽培,只能靠野外採集。台灣也有一種白蟻會栽培雞肉絲菇,那就是俗稱大水蟻的台灣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據說有研究人員養了100多巢這種白蟻,但沒有一巢長出雞肉絲菇來,可見這中間還有許多尚待研究的祕密。

老一輩的台灣人會在夏秋季大雷雨過後尋找白蟻窩上冒出來的雞肉絲菇(俗稱雷公菇)加菜,辨識的要點是蕈傘中心會有個硬硬的小尖頂,而且只要從蕈柄往下挖就一定會挖到白蟻窩。有機會在大雨之後到野外的話,可以多注意一下囉。

 


延伸閱讀

參考資訊


【作者簡介】

鍾慧元/自由譯者、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特約編輯,輔仁大學中文系、愛丁堡大學東亞學系碩士。大地無條件支持所有生命,而農業實為一切的基礎。希望能認識這塊土地上更多故事,也分享其他國家的故事。

編輯/農傳媒數位主編 陳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