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代的農業人連結:敬仰李前總統對臺灣農業的貢獻/蔡培慧

十多年前有幸與李前總統相遇,他對台灣農村陣線誠摯鼓勵,和我留下合照。(圖片提供/蔡培慧)

文/蔡培慧(農家子弟、臺大農推〔今生傳系〕博士、2022南投縣長候選人) 

看了《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一書,我的內心十分感動。

自投入故鄉南投縣長選舉以來,我每天在地方跑行程,少有閒暇好好讀書。拿到這本新書,我心頭一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一口氣讀了幾個章節,許多回憶也跟著湧上心頭。

第一個想到的是李前總統溫暖的鼓勵。我與李前總統有多次碰面、談話的經驗,但其中一次最讓我印象深刻。2008年,我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台灣農村陣線」,南來北往地為各地農村與農業議題發聲。有一次我在嘉義高鐵站月臺巧遇李前總統,李前總統知道台灣農村陣線在做的事情,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要我繼續加油,並留下了一張合照。這份真摯的鼓勵一直支持著我不斷向前,為農民、地方打拚。

這本書的作者之一江昺崙,是台灣農村陣線的夥伴。當時他和一群關心農村的青年朋友到我課堂上旁聽,大家共同討論農村結構與農業發展,這是一段教學相長的時光;而且大家不僅只在課堂上學習,下了課,我們也是一起在農村、在街頭奮鬥。每年暑假,我們還會到各地農村舉辦夏耘營隊,招收各地對農村發展有興趣的青年朋友,有時在田裡實作、有時與農友訪談田調,將課堂所學,融合在地知識,轉換成實踐的能量。

昺崙文學素養深厚,他的研究專長是臺灣農業文學,也曾在鄉公所任職一段時間,對於臺灣農村體質和結構有深刻的了解。看到昺崙寫這本書,我覺得非常欣喜,書中的內容,不僅介紹李前總統的生平,還加入了許多農業發展變遷,我相信這是他在這幾年閱讀與實踐的歷程當中,對於農村意識的一種詮釋轉換。

跨越時代的影響:農村青年培力、社區總體營造

書中談到李前總統在農業方面的貢獻,我也深有所感。

舉幾個例子,李前總統在擔任臺灣省主席期間,認為農業發展不能只是依靠硬體建設,也需要提昇農民生產與管理的能力。於是他推動「八萬農業建設大軍」計畫。這是個非常有前瞻性的構想:希望透過專業技職訓練,培養優秀青年農民,再培養出八萬戶的「核心農家」,由核心農家去帶動臺灣農業技術升級。

李登輝前總統任職省長時提出「八萬農業大軍」,意圖藉支持專業青農守護農村,圖為李登輝出席雲林虎尾農業大軍成員講習訓練會。(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雲林縣政府  CC BYNC)

我在立委期間大力推動的技職農業公費生、促成教育部與農委會合作推動高級中等學校農場經營科從農輔導方案,以及後續的高教銜接,正是依循著李前總統的意志,實際支持有志於農村工作的青年,增添農村勞動力與活力。

另一個是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臺灣在70-80年代經濟轉型之後,農村人口逐漸外移到大城市,青壯年人口外流、農村文化式微等因素,導致農村的社會網路出現了裂縫,人與人的距離愈發疏離。這一點比較難從統計數據看得出來,但是我們從臺灣農村文學作品,例如雲林東勢厝的林雙不、高雄美濃的吳錦發等作家的作品,可以看出來1960至1970年代時,農村社會有一個非常巨大的轉折與斷裂。

今天許多人意識到農村缺乏主體性的問題,住在農村的人們對農村發展沒有想像,多半是複製都市生活價值的單一嚮往,看不見農村自身擁有的潛力和多元。於是城鄉差距越來越大,青壯人口不僅移出,對於農鄉社會未來抱持著悲觀、僵化的態度,最後的發展模式就流於短線操作。農村是我的家鄉,這是我感到非常不捨的地方,南投必須要改變、升級,也是我投入政治工作和選舉最大的初衷和動力。

李前總統雖然是農業經濟學家,但他熱愛閱讀,十分博學,充滿人文素養。他很早就注意到農村文化斷層的現象,於是李前總統在1994年,力挺當時的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劃,揭開臺灣社區營造序幕,重新凝聚臺灣各地鄰里的共同體意識。

社區營造政策推動初期,我剛從學校畢業,第一份工作便是在臺原出版社,執行出版企劃、文史工作與社區營造等工作項目。那時出版社承接文建會的案子,在全臺各地舉辦營隊,推廣與協助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成立。接著全臺各地文史工作室猶如雨後春筍,透過資料整理、田調與訪談等方式,讓村民講出自己的故事,建立屬於地方的認同。這是我與社區營造結下的第一個緣分。

社區營造推動至今已有將近三十年歷史,很多社區都是由村里民自發構想與運作,發展出多元且有生命力的樣貌。比方說南投桃米生態社區,是社區營造經歷九二一地震後,由地方和產官學協力共創而綻放的花蕊。還有我在九二一基金會工作時,協助過的中寮龍眼林福利協會,他們在七個村子推動長者共餐與送餐服務,這也是在社區營造的基礎上,依照地方環境和需求發展出來的模式。我認為龍眼林當時在做的事,就是社區長照的先驅。

總體而言,目前社區營造的精神,都脫離不了李前總統在90年代提出的「社區共同體」概念。所以我們看李前總統對臺灣農村的建設,不只有看硬體及產銷的部分,人文社會的基礎建構,也有很多討論。

體制內外協力,推動社會改革的巨輪

最後一個令我深有感觸的部分,就是李前總統與五二〇農運的關係。1980年代起,臺灣為因應自由貿易,開放許多外國農產品進口,這觸動了臺灣長期以來累積的農業結構問題,導致一連串農民的不滿及抗議。其中衝突最激烈的,就屬1988年5月20日的五二〇農運,當時李前總統剛接任總統不久,在事件衝突之後,他立刻到雲林古坑訪視,了解農民心聲,之後大力支持推動各項農民福利政策的改革,包括延宕已久的農民健康保險、還有老年農民年金等等政策。

五二〇農運是臺灣甫一解嚴便面臨的大規模農民抗議運動,作為體制內領袖,李登輝盡可能訪視了解、與農民對話,並推動各項農民福利政策的改革。(攝影/蔡文祥@數位島嶼  CC BY-NC)

值得一提的是,李前總統雖然是體制內的政治領袖,但在本書當中提到,他不但主動約見林國華等農民運動前輩,還告知他們可以考察韓國農運的組織方式。我在2008年遇到李前總統,當時正是我全力投入社會運動的階段,李前總統沒有反對我們的街頭路線,也鼓勵我們繼續努力。可見他並不是墨守體制的人,雖然他是一個務實改革的政治領袖,但對體制外的抗爭仍相當關注且不吝給予建議。

2016年進入立法院後,我有機會接觸到五二〇事件中,幾位遭到政府迫害的運動前輩們,特別是當時從雲林開貨車載白菜到臺北抗爭的邱煌生先生,被警察栽贓說車上有石頭,是預謀暴動,後來邱煌生被判刑。我在立委任內特別安排邱先生等人到促轉會提出訴求:要重新審視這些不當的審判與判決。在許多檔案的重新檢視與專業討論下,終於在今(2022)年四月,促轉會公告撤銷邱煌生等人的罪名,總算讓正義得以昭顯。我認為邱先生的平反案意義重大且深刻,這對於當事人超過半輩子傷痛或可帶來些許撫慰,同時也是臺灣整體社會在面對威權政治的歷史課題上,微小卻扎實的進步。

閱讀李前總統的生命經驗,仿若又重新上了一堂臺灣農業史的課程,他有著堅定的信仰,以「我是不是我的我」哲學,將人生奉獻給臺灣農業。我敬仰且緬懷他,也相當推薦這本書。讓我們共同來打拚,延續李前總統關心臺灣農業與農村發展的信念和胸懷,繼續為臺灣農業奮鬥,一起努力!

延伸閱讀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

作者:江昺崙,陳慧萍

出版: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出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