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物多樣性
全球推動2050淨零轉型,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並通過「30×30」目標,要保護全球30%區域生物多樣性,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結合淨零碳排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國際趨勢,今年4月15日啟動「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至今林業署上架46件專案尋求合作、3件企業自提案,成功媒合首批11家企業參與。
地方創生跟生態保育怎麼結合?農委會林務局(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11年透過補助計畫,支持貢寮水梯田生態保育,讓這種具有高生物多樣性價值的私有地類型,找到適合的保育經營策略及工具。在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的營運下,進一步活化當地廢校吉林國小的空間,成為留住關係人口的公共空間。
貢寮水梯田透過跟研究單位的合作,證實了梯田涵養水源及關注物種重要棲地的生態系服務價值。
諸羅樹蛙是臺灣特有種保育類動物,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受脅物種紅皮書中列為瀕危(EN)等級物種,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發現,臺灣諸羅樹蛙在遺傳基因上可分3個族群,其中臺南麻豆及永康地區族群即分別各具遺傳獨特性,但棲地相較雲林─嘉義族群破碎孤立,生多所建議將3處族群視為不同保育管理單元進行保育。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BIA)整合10個夥伴機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今(12)日正式推出「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共通查詢系統」平臺(TBIA入口網),總計累積約1,950萬筆資料可一站式查詢,平臺整合標本資料,也有條件提供敏感物種精確點位,有助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研究。
農村所面對的挑戰未曾止歇。對農地、農業與農村資源的大量汲取,累積為人口與資本的持續流失,造成農村的持續高齡化、少子化。與此同時,農村的廣闊田野也成為氣候調適和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資產。
農業部推動社區林業迄今超過20年,累計有上千社區參與,社區林業成功結合里山倡議、林下經濟,成為今日生物多樣性保育、國土生態綠網的基礎。建立本土社區林業模式重要推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將其蹲點社區20年經驗,蒐羅32個標竿案例,撰寫成《里山根經濟》一書,今日發表。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開發「SILIC」AI系統,可透過錄音資料辨識不同出物種,現可精確辨識包括鳥類、蛙類及哺乳類等共184種,準確率達95%。並且,SILIC系統僅需一分鐘時間就可辨識完成1小時音檔,將可大幅節省調查人力,擴大資料收集。
「臺灣下一個40年的保育、尤其棲地保育的主戰場是在國有林區之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主管國有林事業區及區外保安林面積約162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一半,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表示,包括石虎在內6成保育類野生動物,因為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受到棲地喪失、路殺、毒殺及遊蕩犬貓等威脅,保育工作得跨出國有林。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2日的「生物多樣性高峰會」,邀請農委會林務局、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玉山金控及家樂福等產官代表,分享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果。林務局指出,面對氣候變遷等各種環境挑戰的「自然解方」(NbS)要以生物多樣性作為基礎,林務局透過與民間合作,復育淺山平原的棲地環境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農委會日前宣示2040年要比國家目標更早達到淨零碳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5)日表示,農業部門種樹造林、電動農機具、竹林疏伐等均有碳匯,農委會正與環保署合作訂定相關碳匯計算「方法學」,預估7、8月會有方法學陸續通過,未來農民除了做農業生產,還有碳匯可兼賣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