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人機
荔枝椿象入侵臺灣後,主要危害荔枝、龍眼等無患子科植物,為目前龍眼及荔枝產業上最重要之害蟲。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智慧農業技術,無人植保機導入農業應用為台灣農業開啟新篇章,高機動性及智能化特性可有效解決人力短缺之問題,大幅縮短務農時間以及減少近距離暴露於農藥之風險。
傳統蕎麥撒播方式需農民背負40公斤的施肥機進行撒播,每甲地至少需來回補料3趟以上,最快也需50分鐘完成,耗時且對操作人員的身體造成負擔。面對農村人力缺乏的現況,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導入無人機進行蕎麥撒播的研究,建立相關參數以推廣產業應用,達成節省人力成本的效果。
寰宏農業科技為國內植保無人機知名廠商,勤耕智慧農業領域,當前田間實驗推廣的新資材花王無人機噴灑用功能性展著劑「KAO ADJUVANT A-200」(以下簡稱花王A-200展著劑),以及氮、鉀為主的緩效肥「爽肥」,皆專為無人機作業特性研發,率先使用的稻農許佰全,談起藥、肥用量減少,稻穀品質、產量不減反增的實績,豎起拇指稱讚。
赤眼卵蜂是可防治秋行軍蟲及玉米螟、甘蔗螟等螟蛾類害蟲的天敵昆蟲,但以往玉米田防治使用寄生蜂片,得靠人力用釘書機一片片釘到玉米葉背上,費工費時,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無人機施放蜂球技術,防治效果與傳統卵片相當,但以無人機施放蜂球每公頃只要10分鐘,比人力釘蜂片效率提高6倍以上。
無人機不僅可以偵查敵情,還能運用於追蹤遊蕩犬隻移動路線及躲藏位置,臺南市政府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首創以無人機調查遊蕩犬動向,再規劃適當方式捕捉並施以絕育,以達到控制遊蕩犬族群數量的效果,不過,目前機隊尚未成軍,預計年底前完成無人機操作培訓,動保人員考取遙控無人機操作證照,爭取明年經費購置無人機。
相較於衛星雲圖拍攝時容易受到雲層影響,無人機航照不易受雲層干擾,且機動性高,配合自動導航技術以及穩定的取像設備,可以自動化拍攝即時且解析度高的照片。國內勘災主要應用於山坡地監測、集水區崩塌、土石流及河道與植被變遷,以及區域淹水監控等,不僅可用於災後處理,也能加強災前環境調查與評估。
施肥、巡田、噴藥⋯⋯農田作業在現代科技挹注加值之下,無人機正快速帶動傳統農業「起飛」邁向智慧農業,「人在家中坐,喜從天上來」的農村新面貌到來。無人機在農業的應用已大放異彩,主要執行預防病蟲害等植物保護工作,通稱無人植保機。
想把田間工作「變聰明」?且看智慧農業兩大趨勢的農用無人機和微生物製劑如何強強聯手,幫助農友同時提升農作物品質兼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困擾。《豐年》特別採訪國內農藥大廠興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農),了解業者在微生物藥劑產品面和應用面觀察到的現象與知識,也提點對新技術躍躍欲試的農友,在無人機與微生物製劑的組合中,要注意的使用眉角有哪些呢?
本期《豐年》邀請專家學者深入探討植物益生菌,同時請農友分享經驗,蘇力菌如何有效防治斜紋夜盜蛾?木黴菌為何可幫助作物對抗高溫、寒害、淹水、乾旱等環境逆境?液化澱粉芽胞桿菌又是如何大顯神威,可以抗病害、促進生長,還可提升禽畜換肉率?一起來認識這些厲害的植物益生菌吧!
農村勞動力短缺,使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施需求逐漸成長,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推動無人機施藥評估及專業代噴技術人員培訓,迄今國內獲取無人機農噴雙證照代噴人員已達514名,預計明年中可望突破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