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續
在臺灣擁有68家門市的知名日本零售通路品牌「MUJI無印良品」,從2020年開始即投入臺灣農業相關產品開發,至今全臺29家門市內設有「良品市場」,貨架上多達300種商品,與農友契作面積從70公頃擴大到350公頃。每一種商品背後均富含對農業ESG環境、社會面向的在地行動與關懷。
精準醱酵近年成為食品工業熱門技術,效果包括以「無動物」方式生產各種動物性蛋白,並主張比傳統農業生產更永續、高效、低成本,甚至能提高最終成品營養價值,被認為正重塑食品技術的未來。然而,精準醱酵可能牽涉基因改造技術,在歐盟等地區接受度保守,法規、消費者習慣也影響國內外消費市場,是未來發展上的挑戰。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以在地土肉桂葉為原料,推出「玉桂出雲山」品牌主打本土森林精油商品,更大力輔導林農種植土肉桂與學習精油萃取技術。從土肉桂的產地源頭、精油製作、商品研發再到市場推廣,土肉桂精油產業鏈正逐步成形,臺中分署分署長張弘毅認為,未來種植產量明顯提升後,土肉桂精油將迎來規模化生產,所帶來的收益,不僅能提升林農收入、活化山村經濟,更能提高林農將果樹替換成土肉桂的意願,讓林地得到保存,邁向永續發展的可能。
屏東科技大學與臺灣永續棧合作「1.5度糧食與消費轉型永續棧」今(14)日舉行揭牌儀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致詞時表示,2040年全球平均氣溫會上升1.5℃,將衝擊農林漁牧生產,如果沒有執行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糧食安全會受到很大影響,永續棧雖然是國科會的計畫,但有關循環農業、淨零,以及綠能等項目可以一起合作,與農業部門有關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農委會也會全力支持。
近年隨著全球健康及環保永續意識持續發酵,加上消費者追求新鮮有趣的五感體驗,促使各項產品不斷演繹與創新,從而發展出不同特色與訴求重點,以差異化產品帶動市場活絡。
過年圍爐總少不了海鮮饗宴,但您知道要如何才能吃得永續嗎?吃對海鮮,才能讓海洋永續!不需要花大錢買名譽、當苦行僧,只要充實自身食魚教育與海洋知能,就能吃得永續又美味健康。
為了振興臺灣林業,農委會林務局建立國產木竹材溯源管理及認證制度,今日公佈國產木(竹)材標章,未來消費者認明「臺灣木材」標章,即可安心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