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梅雨
氣象局今(23)日發布3月至5月氣候展望,3、4月的降雨預測依然不樂觀,雨量以偏少至正常的機率較大,氣象局指出,過去幾年,原本5月報到的梅雨季有延後情形,目前還無法掌握未來大規模降雨發生的時間,但可預期中南部3、4月仍是處於缺乏降雨的狀態。
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今天公布第二屆入圍作品名單,共計95件入圍,其中豐年社出版的《豐年雜誌》5月號封面主題「極端氣候灌溉學」,探討臺灣如何在旱澇不均的氣候變遷下,更有效利用水資源,獲評審肯定,入圍專業組平面類。
不過目前公糧庫存已有60萬噸,尚未包含今年一期作,這些公糧如何消化?農糧署指出,主要供應給國中小營養午餐、軍糧、外銷,若放置較久超過3年則會當成飼料。
6月初的梅雨鋒面帶來強降雨,造成部分縣市嚴重淹水。今年雖尚未確診本土登革熱案件,但高雄市到6月3日為止,已傳出有2例高度疑似個案,目前進一步確認中。水退的同時,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病媒蚊容易滋生,衛福部疾管署呼籲民眾嚴防登革熱發生。
總統蔡英文與農委會主委林聰賢4日訪視雲林農業災損地區,農委會當日下午公告6縣市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的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6月8日也新增公告高雄市4區。農傳媒整理相關資訊如下,供農友參考。
近日梅雨鋒面過境,豪雨成災,造成部分地區淹水或積水,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於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務必作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並落實「清潔、清除、消毒」防疫三步驟,遠離傳染病威脅。
今年最強梅雨鋒面報到,北海岸地區汪洋一片,入夜後降雨將一路擴展到中部以南,目前正值中南部白蝦收成初期,前幾天端午節大雨後又出大太陽,池底滋生細菌,中南部已傳出白蝦生病、死亡
中央氣象局預測,今年度第一波梅雨鋒面,將伴隨強烈西南氣流前來,自2日至5日將造成全台各地陣雨或雷雨,並且可能轉成豪雨造成農作物災害。農委會農糧署呼籲農友應確實做好農作物災害防範措施,才能讓受害損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