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水頭港區領犬員莊書亞(左)、沈子禔(右),與她們堅實護國夥伴Gita和Jerry。
新聞
護國神犬守衛第一線,邊境檢疫把關金門小三通

地緣關係使然,僅一水之隔的臺灣金門縣與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兩地居民有許多宗親連結,兩岸間彼此也多有往來互動。因應在地居民需求,民國九十年(西元二○○一年),政府開放「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俗稱小三通)政策,經由金門港務局下的「水頭港區」,兩岸居民建立通航往來的管道。COVID-19期間,因疫病風險管理,小三通一度暫停。疫情過後,全球經濟、民生與交通往來逐漸復甦,「小三通」也逐步放寬管制。

新聞
臺灣驗出首例非洲豬瘟病毒,旅客私帶中國香腸棄置金門碼頭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上週在金門小三通水頭碼頭的農產品棄置箱,查到一包來自中國的香腸,今宣布驗出臺灣首例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序列和中國病毒100%吻合。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未來將加強檢驗金門旅客行李和漁船,正在修法將違規私帶肉品罰款從1.5萬元提升到30萬元。

新聞
【專家見解】以國安層級應對中國非洲豬瘟疫情,黃金城:臺灣需準備長期抗戰

國內廚餘養豬大多是黑豬,白豬很少用廚餘養。真正拿廚餘來養豬的數量很少,一般大型或企業化養豬不願意,第一麻煩,第二味道不好,第三要去收廚餘,一般會用廚餘養的都是幾十頭的小廠,當副業在養,才會去收廚餘,或者有固定的廚餘來源,例如阿兵哥、學校,不然現在飼料那麼便宜,金門養豬戶就是用阿兵哥廚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