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級加工
龍膽石斑、白蝦及文蛤等琳瑯滿目的海鮮,為逢年過節、歡慶喜事的團聚時光增添了美好的點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因應飲食形態及外銷局勢的變化,於高雄市前鎮區的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成立全臺首座「水產加值打樣中心」(以下簡稱打樣中心),既輔導漁民建立水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更協助發展多樣化的水產食品。
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育成洛神葵品種「臺東6號─黑晶」,適合生技業者應用開發多元產品;但產品開發需要使用乾燥果萼原料,乾燥加工過度卻可能造成機能成分喪失,臺東農改場試驗證實,以60℃熱風乾燥或冷凍乾燥保留機能成分最多,最適合產製機能性原料;其中熱風乾燥成本較低,農友也比較熟悉,最適合推廣初級加工應用。
產銷履歷驗證農產品必須遵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操作,農委會農糧署日前已將現有30種水果作物TGAP,整合為1本「水果類」TGAP,可方便栽培多種果樹農民一次記錄管理多種作物,驗證時簡化審查作業流程。
為維持國內農產品產銷穩定,農委會今年將針對大蒜、洋蔥、紅豆等十餘項重點農產品,協助農民團體建置冷鏈、初級加工等基礎設施,強化農產品採後處理量能,並以4年85億元冷鏈物流建構計畫,讓農、漁、畜產品從產地端到消費端不斷鏈,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儲架壽命,藉此穩定價格。農曆年後,農委會更將公開《食農教育法》草案,未來透過食農教育提升國人支持在地農業的意識。
黑豆為種皮呈黑色的大豆,起源於中國東北,自古以來就被傳統醫學視為保健珍品。然而,由於黑豆質地偏硬,營養不易吸收,若是經由焙炒、蒸煮熟化與微生物醱酵等方式加工,能夠改善黑豆食用質地,提升營養吸收,也能延長食品保存期限。而目前普遍吃到的黑豆有哪些?它的營養價值是什麼?我們能如何將它加工成美味的食品呢?
武漢肺炎影響下的農產品供銷型態,出現一連串的變化,農委會與旅遊業者合作,透過旅行社的網路會員、門市通路銷售農產品,以及農業伴手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這是史無例的跨業合作,雄獅旅遊有行銷人才、有通路,而這二項正是農委會現在最需要的,雙方合作,可以創造1加1大於2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