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保種
小米原本是原住民族部落傳統作物,但因原鄉人口向都會地區移居,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等因素,使得小米種原快速流失,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自110年起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建立小米種原保存體系,近四年來成功自花蓮、臺東及屏東等原鄉部落收集216個小米品系,至今已成功繁殖更新178個品系,進而讓種子回歸部落在地保種。
臺灣原住民傳統作物、170種小米種原5月29日首度入藏位於北極圈內有「末日種子庫」之稱的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此行參與送達種子的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主任陳述表示,有別其他國家方式,這次入庫儀式親自由北歐遺傳資源中心主任阿斯達(Åsmund Asdal)出面見證。
臺灣土雞味道鮮美,上世紀1976年至1985年可說是臺灣土雞黃金十年,在肉用雞市場幾乎每年達70%市占率,但早年尚未建立土雞種原與品系的資料,市面有各種各色土雞,無法確認臺灣土雞品種特色,以及在育種與配種制度不健全下,土雞無法發揮雜交優勢,市場競爭力下降。
現年74歲的中興大學名譽教授李淵百,1981年首開先河投入臺灣土雞育種研究及推廣工作。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志峰傳承師門,跟隨李淵百腳步40年,從學術到實務的執行力強。兩人暢談土雞保種及育種的重要使命。
土雞的飼養期比白肉雞多出一倍以上,成本相對較高,但有抗病力強,皮下脂肪少,肉質富嚼勁等優勢;料理方式也多元,是臺灣民間不可或缺的食材。臺灣自1980年代開始土雞的保種與研究,僅晚於法國。在國際上,土雞會稱為local chicken、country chicken、traditional chicken、native chicken、indigenous chickens等,概括來說,土雞強調在地性、地方歷史與傳統,具種原多樣性及文化意義。
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肯定小米為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全球糧食議題,臺灣各地推廣活動陸續展開,這之中經常可以看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的身影,他擔任召集人、引言人、顧問等,連結相關單位、民間團體,成為串聯各方、匯聚力量的靈魂人物。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今年適逢設立50周年,今(3)日舉行周年慶暨新實驗大樓落成典禮。亞蔬以臺灣為總部,新實驗大樓建設耗資4億多元,大樓及先進儀器設施全數由臺灣政府資助,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新大樓啟用可鏈結國際及國內學研單位,將加速蔬菜研究,以因應農業面臨氣候變遷等諸多挑戰。
號稱「臺灣作物諾亞方舟」的國家作物種原庫今年適逢成立30周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品系種原,但種子種原貯藏過久仍會喪失繁殖力,需要適時更新,農委會承諾啟動「次世代種原方舟計畫」,未來10年總計挹注5億元,協助種原更新,延續種原保存供下一世代利用。
小米原本是原住民部落十分重要的傳統作物,不但有食用、釀造價值,還在歲時祭儀及文化傳承上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因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種原面臨流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特別舉辦「帶小米回部落,傳統品系田間觀摩推廣行動」,於試驗田區展示100種臺灣的小米品系,現場更邀請許多原住民部落的長老,一同辨認部落以前種植的小米品種。
2020年,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成立了全國第一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在「保種」盛行的時代,培育適合當地環境的香菇菌種並不稀奇,但對於六十幾年來只知道向外地買菌種回來種香菇的農友來說,就是一項難以入門的農業實驗。
種原「異地安全備份」(black-box safety duplication)是重要且必要的工作,「亞蔬—世界蔬菜中心」接受印度國際非營利組織「印度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ICRISAT)委託備份鷹嘴豆種原,這是臺灣首次成為國際委託種原異地備份地點,1萬個鷹嘴豆品系昨(23)日已入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