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在高雄湖內區營業超過三十年的宴會型餐廳「海王星餐廳」,尋常餐廳外觀,櫃檯卻掛著特殊的「鱷名遠播」匾額,整潔寬闊的場地,餐桌布置不失細節。各種精緻菜色與特殊少見的鱷魚餐點,皆來自國宴大廚「阿泉師」高景泉之手,同時他也是鱷魚料理界的名廚。
客人問:「現在要撈嗎?」林信弘抱出一個鋼盆:「剛好雜誌社要來拍,我先撈起來了,你看。」盆底躁動不安,傳出尖銳爪子刮金屬的沙沙聲。
我們探頭看,一隻草綠色的扁平甲殼生物,用爬蟲類的狹長眼珠瞪視我們。頭尖嘴細,像烏龜又像鱷魚,充滿皺褶的長頸生猛有力,在空中不斷揮舞,甚至可以轉動一百八十度往後攻擊,林信弘提醒:「小心別被咬了!」
炎炎夏日,來到南澳鄉金岳部落的育蝸場,怕日晒的蝸牛已躲進野草底下乘涼,或鑽入土裡避暑。午後三、四點氣溫稍轉涼,郭金郎的太太事先將育蝸場的灑水器打開,溫溼的水氣彷彿在提醒蝸牛:「來喔,準備要放飯囉──」如同寵物飼主搖鈴示意小狗來吃飯,一道道噴灑的山泉水,成為蝸牛的開動鈴鐺。
全世界的鮟鱇魚超過三百種,最大共通點是都長得相當「奇特」。臺語有句俗諺「醜醜仔思雙枝(居)」,意思是再怎麼其貌不揚皆能尋覓伴侶。而關於深海鮟鱇魚有趣的特點之一,是身為雌雄共生的魚類,鮟鱇雄魚找到真命天女後,會牢牢咬住對方、寄生其上,逐漸退化成為生殖器,最終與雌魚融為一體。
「晚香玉」,名字別緻如《紅樓夢》裡的少女,盛開時成串的白花小巧可愛;也是我們熟知的「夜來香」,夜晚綻放的清新香氣特別迷人,贈情人或許不夠大方,供養神佛倒很合適,那,放在餐盤上呢?這就是農夫最樂見的啦!尚未開花的晚香玉被稱作「晚香玉筍」,從市場買一把回家,鹽水汆燙,什麼都不用沾,莖清脆幼嫩口感如蘆筍,帶點黏稠更飽滿水潤。
日本沖繩的「海葡萄丼」是聞名世界的地味料理;神祕葡萄狀藻類,因光合作用綻放晶瑩剔透的綠。被饕客們譽稱為「植物界魚子醬」的海葡萄,入口前已先勾起視覺上的愉悅驚豔,吃生魚片時佐上一些,軟滑多脂伴隨一抹清脆解膩,入口後,嗶嗶啵啵的彈跳口感,解鎖了飲食的新體驗。
無花果
含膳食纖維與鈉、鎂、銅、鉀、鈣、磷、錳等礦物質,葉酸及各種維生素、胺基酸。
產
有「生命之果」之稱,產季為每年六月至十二月,臺灣各地皆有農民投入種植。品種眾多,其中以「波姬紅」最常見。無花果之名,源自它是隱頭花序,果實內絲狀部分即是花蕊。
關於桂圓,我是從龍眼開始喜愛的。龍眼在臺語裡又分成「粉肉」和「水肉」,一開始不懂得分辨,只感覺有些龍眼香氣四溢,非常甜蜜且令人口內生津,而另一些龍眼則汁水飽滿,才擠開便四處噴濺,吃起來清爽微甜,用飲料糖度來比喻,粉肉的香甜是全糖,而水肉的多汁則是半糖吧。
前往高尾山的電車車程有點漫長,午後陽光映上對側乘客們的臉頰,安靜,也莫名安心。剛剛我們才離開侯布雄位於新宿的麵包咖啡館,可口甜點琳瑯羅列,香氣與外表同樣誘人。店裡宣傳著是番茄的季節、是蕈菇的季節,「是栗子的季節。」甜食控如我,只一心想嚐嚐日本栗的甜香,與臺灣板栗有何不同。差點飽到出不了店門。
小時候沒吃過無花果,也沒有在市場裡看過,但據農業部資料顯示,無花果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引進臺灣種植,過去我們無緣相見,可能是因為無花果的銷售通路,跟日本製造的冷氣壓縮機一樣稀少……吧?
前幾年友人說他一時興起拿了外國無花果乾煮茶喝,熱水滾後,表面浮現許多小黑點,細看發現是許多昆蟲的屍體,牠們平靜地漂浮著,宛如宇宙中持續發亮的恆星,讓人無法忽視,也像深淵,在日常凝視你。把茶倒掉之後,友人再沒吃過無花果乾,我也已經嚇壞。
秋天整日彷彿都帶點淺淺橙黃,透明的,像一枚乾淨濾鏡篩過所見的世界,樣樣東西都看起來特別可口,讓人肚饞。暖涼交替間的不安定,總歸甜食最能沉靜身體與心靈。
運用今秋最佳的三種食材,桂圓、栗子與無花果,我們跟著文學甜點師Jamie江舟航,一起手作甜蜜,無論一個人獨食或一群人分享,皆能感受幸福滋味。
龍眼在臺灣是有著超過百年種植歷史的古老果樹;被叫作「桂圓」、「福肉」的龍眼乾,在日常生活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廟裡敬神、結婚沾喜、中醫養氣、家裡坐月子,它都是要角。隨時代轉換,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棵龍眼樹的景象日漸消失,原本以土窯柴焙慢燻而成的桂圓,也逐漸被低價的進口龍眼乾替代。不過,在龍眼的大產區東山,出生龍眼世家的「山頂壯圓」創辦人陳昀鎂,是以成立自家品牌,進而致力異業合作,凸顯臺灣桂圓的獨特。
溫柔而不過於炙熱的陽光灑落嘉南平原,碧空萬里。車沿臺八二線快速道路經國道三號轉臺十八線,很快來到中埔,轉進嘉一八二鄉道,續行一段,阿里山脈絡愈發清晰,轉眼便抵達了至今已傳承百年、臺灣著名的栗子產地,「林家栗園」。
第三代經營者林志賢說,曾祖父林長成於日治時期從阿里山區帶回種子,先在澐水的山坡地種下中埔第一棵板栗老欉,經長期不斷改良育種,並將枝苗分享給親友與鄉人,逐漸成為今日中埔盛產,光芒奪目的「黃金板栗」。
開始種無花果的契機,源於家中在海邊的荒地,為防海水淹沒進行墊高作業,凃清溪因此意外發現附近鄰里種有一株無花果樹,鄰居要他拔一顆吃吃看,「很澀很難吃。不過,隔幾天,我又去堆土墊高,發現有隻鳥在啄無花果。很奇怪啊,那麼澀,鳥怎麼可能會愛吃?我就去摘那一顆鳥啄的果實下來吃,沒想到很甜很好吃。」他眉開眼笑。那顆甜美的果實,讓退而不休的凃清溪自此啟動了無花果農新人生。
寵愛貓、狗如同照顧自家小孩,個個性格與喜好懸殊,有成熟懂事的,也有激動猛烈的;有貪吃愛玩,也有「少來煩我」的……想想小時候常被爸媽唸的那些話:「別人家都沒事,怎麼你的麻煩特別多?」如今終於懂得這甜蜜(但偶爾崩潰想毀滅世界)的負荷了吧?!
毛孩食衣住行、日常玩樂,究竟哪些重點是新手爸媽需先行注意?本篇採訪「毛暖動物醫院」的型男院長廖志杰,讓身為毛孩照顧專家的他,引領讀者第一次養毛孩就上手。
傳統流浪貓、狗的收容場域,常因空間有限,時有整體負荷過重、園內疾病交叉傳染等情況,照顧益顯困難。從小喜愛接觸動物的譚柔,眼見流浪動物收容與認養困境,心裡一直想要為他們打造更妥善、便於交流的中途場所,也期盼藉此提高大眾領養意願。二○一五年,原本存下一筆購屋資金的譚柔,幾經思考,毅然決定用這筆資金創立「浪浪別哭中途咖啡館」,迄今,浪浪別哭已分別在臺北、臺中和臺南開設三家分店。
臺北鬧區車潮仍喧囂的午前時間,牽著狗,我們緩步走進寵物友善公園聊天,高樓參差環繞圈成綠地,一座迷你陽光小島。集主持、歌手、演員等多重身分的藝人夏宇童,讓四歲米克斯犬「Nini」領著漫走其中,元氣飽滿,童童卻忍不住爆自家狗狗的料,「Nini其實非常膽小,一點聲音或動靜都會嚇到她。」才說完,就看到她踩到什麼,反射性跳起來躲進童童腳邊。
進門前祥媽雀躍地說:「他們都醒著哦!」據說肥祥睡眠時間比一般貓咪長,約訪時還先仔細確認了他平常清醒的時段,祥媽表示這問題太困難,但依舊在夾縫中找到祥哥沒有睡著的簡短區間。還來不及分秒必爭地衝鋒陷陣,攝影師甫進門卻自行趴在地上和祥哥玩起來。背景音搭配著狗狗嘟寶興奮踩踏的歡快腳步聲。
貓生海海、狗生聊賴,取悅主子是應該──在寵物專屬的空間裡,享用大廚精心現做料理,與奴才共度快樂用餐時光!而派對除了開心吃喝,玩具更不可少!用零食和玩具讓毛孩主子發洩精力,絕對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