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陳 大中 第 2 頁
農委會主委專訪03》農業作為一種志業——最後的農委會主委
近一年沒踏入農委會主委會客室,「農為國本」四個大字仍沉靜懸掛牆邊,主位旁茶几擺著姿態瑰奇但色系低調的拖鞋蘭,預定專訪時間從下午三點半延到四點半,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結束上一個會議已過五點,天色昏暗,陳吉仲卻不顯疲態,剛坐定就語出驚人炒熱氣氛:「你們想問什麼都可以問,第一個可以問說,一月中立法院會期結束後,我會不會在這裡?」
《他還年輕》:退休之後他種樹 「甜蜜的負荷」有她相伴
紀錄片《他還年輕》為詩人吳晟面對生命、創作、社會議題的困頓與活力,留下珍貴影像。「甜蜜的負荷」早已成為國民詩句,如今〈負荷〉詩中的孩子們早已不再是小孩,和吳晟一起帶大孩子們的妻子莊芳華女士,陪他種樹修枝,耕田堆肥,彈琴伴奏合唱,顧孫子。讓他放心作詩、深根土地的,是因為有她相伴。當他為她唸詩時,顯然,他們還年輕。
【封面後的故事】自製瓦斯讓太太登上封面 推廣技術順便放閃
在距今60年前的1962年,有個愛妻男子憑著在家自製「瓦斯」(沼氣)的技術,獲得登上《豐年》雜誌封面的機會。愛妻男叫做陳平助,藉由水肥發酵實驗的經驗,在自家製作出「瓦斯產生器」,封面上便是陳平助嫂示範使用瓦斯爐的模樣;陳平助本人的身影,則是在內文出現。
【農委會主委新春專訪03】「問題來就解決!」 有決心走出臺灣農業新路
「我只想回學校、打網球。」問起今年最想做什麼、最想推的農業政策?陳吉仲幽了一默,「最想做的事跟想做的政策是兩回事喔。」即將步入第四年任期,陳吉仲仍強調自己只有「兩個位子」,做完主委就是回學校:「我一定要講得很清楚,這樣才不會有任何的壓力,可以全力去做我認為對的事。」
世界級的水彩畫家 亦是媒體人──豐年社創社社長藍蔭鼎
藍蔭鼎敏銳於現代化、國際化潮流,也很早與國際畫壇建立關係。他在二戰後以畫家兼媒體人的身分,結識愛好藝術的時任美國新聞處處長許伯樂(Robert Sheeks),在許伯樂的認同與支持下,將創辦農民刊物的想法寫成計畫,向美國國務院爭取經費,成為豐年社創立的緣起。
受保護的內容: 預覽TEST
受密碼保護的文章不會產生內容摘要。
受保護的內容: 預覽【順其不自然】一枝草,一點露,踩草的跤步/老斌
受保護的內容: 玫瑰花搶攻七夕情人節 批發價多2成!國內供給縮減、選舉活動加持疫後花價
受保護的內容: 預覽【農業電影院】漫談牛仔帽(下):漫談牛仔帽(下):時尚與生活,在電影中重新發明/希米露
受保護的內容: 預覽/【集市散策】南竿有嘉魚,獅子市場有鮮蔬──颯爽結實的馬祖風土/番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