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46 頁
國臺辦禁臺豬製品進中國 陳吉仲:尚未收到正式公文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臺灣豬肉9成9供應國內需求,出口數量極少,對國內養豬產業影響微乎其微;但目前只有中國發言人說法,尚未從WTO收到任何訊息,沒有正式公文書,尚無法正式回應。
總統、院長首同臺頒獎 世界第一咖啡農郭章盛奪神農
雲林古坑咖啡農郭章盛,在921大地震後一頭栽進咖啡栽培,去年以自己選拔優化藝妓品種獲美國咖啡品質協會(CQI)認證89.25分高分,排名世界第一,勇奪今年十大神農。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創意點子王 知日派胡忠一學以致用
農糧署長胡忠一四年前臨危授命出任署長,掌管農委會七成業務,面對武漢肺炎疫情的挑戰,他把在日本的生活經驗,發揮創意注入國內農產品行銷,農產品不只是要生產,更要走進超市、便利商品。胡忠一說:「現在我太太己經變成量販店、便利商品的粉絲,透早不用煮早餐,出門買二個碗裸蒸一下就可以吃。」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下篇 用行銷為農業生產加分 冷鏈、外銷為農產品加值
農業生產產量多寡均會影響產銷平衡,農糧署長胡忠一重視開發農糧加工與行銷,用消費端的拉力解決生產過剩問題;未來並將透過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確保農糧生產品質,以強化農產品外銷、導入雨林認證,為國產農產品加值。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上篇 農糧產業結構大調整 稻作「四選三」年減2萬公頃
農委會農糧署掌管稻米、蔬菜、水果及雜糧等作物產業,以及肥料、農業機械等資材產業,含括農業層面相當深廣。根據108年統計,農糧產業年產值高達2,625億元,占農業部門產值一半以上。農糧署每年預算400多億元,用於公糧收購、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等計畫,以及推動有機、產銷履歷等食安五環相關政策。
【農人物】帶一把故鄉泥土 郭鴻裕知道吃土的感覺
從事土壤調查37年的農試所退休研究員郭鴻裕,對土壤世界深深著迷,他說,地底下的土壤生態系物種豐富,人類了解土壤的世界,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土壤的功能更是多元,全臺土壤走透透的他,感覺土壤是有生命力、有芬芳,「當你思念故鄉,不妨帶一把故鄉的土壤」。
【農人物】農地土壤 農試所郭鴻裕標定彰化雲林最肥沃
土壤是生產食物的基礎,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耗時16年完成「全國土壤網格肥力調查」,後續再進行土壤基本調查,以及目前的高山土壤檢測,保護土壤最關鍵重要推手是剛退休的農試所農業化學組長郭鴻裕,他說:「位在濁水溪沖積扇的彰化南邊和雲林縣,土壤最肥沃,生產富庶,光雲林縣生產就占全臺四分之一,這是土壤的貢獻。」
林鐵工會不滿新版管理要點 林務局:為確保鐵路行車安全
農委會林務局下轄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林鐵處)部分員工,今(21)日赴農委會抗議,不滿林鐵處規定請事、病假超過21天,考績列丙。林務局表示,新版管理要點主要杜絕浮濫請假,進而影響排班和行車安全,經三階段考核,有兩位因表現不佳,且事病假超過21天,仍維持丙等。
皮薄汁多糖酸比佳 早生棗「雪麗」果大、耐貯運 外銷潛力強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育成棗「台農13號─雪麗」,皮薄汁多無渣感,糖酸比風味佳,採收期從12月初至翌年2月初,可適時滿足年節市場需求。雪麗雖然皮薄,但耐貯運,冷藏運輸長達3周,上架販售品質不變,深具外銷新加坡、加拿大、中東、日本等市場潛力。
【農人物】臺灣高山果樹平地化的先行者 農試所溫英杰催生溫帶13個新品種
臺灣是副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國家,先天條件不適合種植需要足夠低溫的桃、李、梅、櫻、杏等溫帶果樹。1月16日剛屆齡退休、在農試所服務38年的溫英杰,一生致力品種選育,讓原本須種植高海拔地區的溫帶果樹,也能種到平地來,創造了作物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