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39 頁
首宗本島海漂豬非洲豬瘟陽性 周圍11養豬場均陰性、解除移動管制
臺灣本島出現首例海漂豬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農委會防檢局及新北市政府針對案發點半徑10公里內11場養豬場進行管制、疫情調查及採樣監測,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完成所有管制場採血檢驗,結果均為陰性,因此排除是由國內鄰近豬場棄置死豬所致,不排除是由中國海漂而來。
鳳梨外銷爆「黑心」 陳吉仲:4月起溫控、甜度未達標不給獎勵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6)日表示,農委會保證會補償高品質鳳梨給拿到「黑心」鳳梨的日本、新加坡消費者,但「黑心」狀況主因冷鏈溫控問題,農委會已要求出口業者做好冷鏈、甜度、包裝紙箱等品質管理,4月起業者沒依規定,就拿不到外銷獎勵。
本島首現非洲豬瘟海漂豬 研判中國來源可能性高
中央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今(6)日表示,海委會海巡署4日於新北市萬里區龜吼平臺前15公尺海域發現死亡豬隻,昨日下午證實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推估死亡豬隻來自中國可能性較高。
建一座迷你森林 組織培養技術讓角落苔蘚變療癒小物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研發苔蘚組織培養技術,可將平地潮濕角落常見的小羽苔、真苔透過組培技術量產,生產不用澆水的封閉性療癒商品苔蘚生態瓶,開發綠色療癒小物商機。
水稻間歇灌溉省水3成、產量不變 米飯品質反而變更好
水稻是需水量最高的作物,農委會改良場試所試驗透過智慧水閥系統,取代傳統湛水栽培方式,讓田水自然蒸發、滲漏,待水位歸零,土壤表面無積水但仍濕潤狀態,隔天再灌溉至水深5公分的方式栽培,可達省水3成的效果。
合格蔬果被丟棄? 農試所:「生化法」主要用於風險控管
國內現有27個果菜批發市場仍使用「生化法」進行藥殘快篩,因生化法無法定性定量,可能有符合藥殘標準蔬果被判定「不合格」而銷毀,讓惜食民眾不捨,近來引發話題。開發生化法的農試所指出,生化法檢測標的是神經毒性劇毒農藥,目的在風險控管,無法判定藥殘合格與否。
林試所發表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 拚10年內量產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今(30)日發表世界新種「小西氏石櫟松露」,是臺灣繼「深脈松露」之後發表的第二個原生種白松露;林試所已開發出人工栽培技術,將其菌絲體接種菌根苗木,約需6至8年可栽培成子實體,直徑最大達3公分,預估10年內可望量產。
「森林療癒師」認證首度上線 4月底前線上課程享6折優惠
林務局鼓勵國人親近森林,用五感體驗自然森林浴,促進身心靈健康,達到預防性醫學效果,今年首度委託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建置「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提供專業「森林療癒師」課程、師資培訓及認證。有興趣參與培訓民眾4月30日前報名線上課程,可享6折優惠。
兒童清明連假 國家森林遊樂區兒童入園免費!
春季生態復甦、百花齊放,最適合出外郊遊,4月2日至5日將迎來兒童節及清明節連續假期,農委會林務局轄管13處國家森林遊樂區,連假期間開放12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搭乘烏來台車與太平山蹦蹦車也都免費!
4月季節性水果僅枇杷 農糧署:鳳梨價格今年可過關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4月除木瓜、香蕉、芭樂等全年生產水果,季節性水果只有枇杷,不會產生替代效應;但5、6月進入芒果、荔枝產季可能有變數,因屏東芒果近來發生「薊馬」蟲害,目前難以評估產量,但「鳳梨今年應該可以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