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豐年雜誌 第 90 頁
【有機肥培特輯4】韭菜有機栽培的肥培管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蓮場)自2016年起,針對吉安鄉的韭菜施肥習慣進行訪查,並設計一系列的肥料試驗,重新擬訂施肥推薦量給農友。
【有機肥培特輯3】從作物特性和土壤條件考量 有機可可的肥培管理
可可樹有機肥培管理為耕作過程中需利用各種天然植物殘體、禽畜糞堆肥、綠肥及未受汙染的有機廢棄物與天然礦石粉和有益微生物等之耕作方式,以維持有機農業永續生產並提供品質良好且安全性高的可可果。
【有機肥培特輯2】有效平衡土壤養分 設施有機青蔥的肥培管理
青蔥栽培期長,因設施栽培成本過高,北部地區主要生產方式為露天栽培,但在夏秋季生育期間經常遭遇颱風或豪雨侵襲,且設施長期栽培一般小葉菜類容易導致磷鉀肥累積、養分不平衡及鹽類含量過高,需搭配適當的輪作作物及合理化施肥技術予以調整改善。為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農改場)以多次試驗為基礎,建立青蔥設施有機栽培的土壤肥培管理技術。
【有機肥培特輯1】有機農業的生產原則與土壤品質管理
「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有機農業是基於動植物之有機廢棄物的有機質肥料循環利用、固氮作物的覆蓋及輪作,以及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法之農業生產,可減少土壤侵蝕、降低地下水和地表水沖刷土壤而淋失硝酸鹽,最終達成健康生產、健康生態及健康生活的永續農業經營目標。
用微藻撐起水產養殖產業 以文蛤養殖為例談微藻培養與應用
微藻是食物鏈的起源,它雖然很微小,但是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營養價值極高,被各國列為健康食品。在水產養殖產業上,微藻更是舉足輕重,水產養殖的發展奠基於種苗生產技術,而水產育苗都是由微藻投餵開始,歷經多年的研究,人工飼料仍無法取代微藻。微藻與水產養殖息息相關,從用於培養動物性餌料生物,或直接作為餌食提供給養殖幼生,也時常添加於飼料中以增加免疫能力及增色,甚至是養成的環境管控,皆與微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抵禦茶葉大敵!茶角盲椿象的生長與防治
茶角盲椿象(Helopeltis fasciaticollis Poppius),或稱茶蚊子(tea mosquito bug, TMB),原為一種森林害蟲,隨著人類對山林的開墾與種植,該蟲轉向取食人類的作物。茶角盲椿象廣泛分布於各個產茶國家,包括孟加拉、斯里蘭卡、寮國、越南、西馬來西亞、臺灣、巴布亞紐幾內亞、烏干達、肯亞、中國,以及印尼的爪哇與蘇門答臘,此外,茶角盲椿象亦為海南島腰果等經濟作物的重要害蟲。
什麼是植物品種權?法律保障作物新品種,強化農業競爭力
臺灣在1988年制定法條保障,並於2018年完成第五次修正,《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第一條即載明:「為保護植物品種之權利,促進品種改良,並實施種苗管理,以增進農民利益及促進農業發展,特製定本法。」本法公布施行已超過30年有餘,筆者服務於蔬菜與果樹品種檢定技術統籌單位,將執行經驗撰寫於本文。
【漁廢終結之役6】漁業廢棄物,搖身變黃金 塑膠循環經濟的潛力股
漁網和保麗龍是漁業廢棄物當中占比最多的兩項,一個漂浮在水上,一個撒下延伸往海裡,看似天差地遠的漁網和保麗龍,其實它們都有個共同特性——塑膠製。漁業廢棄物能順利回收不容易,而再利用更是一大難題。雖然從漁業戰場上退役,但在塑膠循環經濟的世界,它們可是未來的潛力新星。
鵝毛槍管橘皮彈,橘香滿屋慶元旦
鵝毛槍管橘皮彈,過年歡喜玩打仗。打不傷人只聞香,橘香滿屋慶元旦。」
【漁廢終結之役5】終止牡蠣養殖廢棄物橫行,南市府和漁民準備好了嗎?
臺南海岸線長年因漁業廢棄物的議題為環保團體所詬病,其中知名的黃金海岸曾因充斥蚵棚和保麗龍浮具,被譏為「保麗龍海岸」。臺南市政府(以下簡稱市政府)漁港及近海管理所代理所長吳俊傑指出,臺南的漁業廢棄物以養蚵的竹棚和保麗龍浮具為數最多,為兼顧養蚵產業及環境的永續經營,市政府修正《臺南市淺海牡蠣養殖管理自治條例》,於2019年10月1日起全面禁用未包覆的保麗龍浮具,並擬於2022年全面禁用保麗龍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