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伐竹、跨領域轉型!泰雅竹鐮幫衝破產地重圍

臺灣內用外銷的桂竹多產自桃園、新竹山區一帶,伐竹是在地人賴以維生的產業。(攝影/徐孝慈)

文/楊雋珩 圖片提供/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

推動臺灣竹材產業鏈升級,扭轉國產竹材價格競爭力不足是癥結所在,因此近年針對竹產業上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簡稱林務局)整合資源,實施生產合作社、集材機具補貼和竹材分等模式等一系列政策;身為臺灣桂竹最大產地,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也參與各項計畫,以重建地方竹業為初衷,一同扭轉《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上路後,竹產地缺工、生產力下降和高勞力密集等劣勢,挑戰伐竹產業轉型加值的各種可能!

桃竹泰雅族部落 撐起臺灣桂竹供應鏈

「小心!竹子要溜下去了!」抽出柴鎌刀,50歲出頭的泰雅族伐竹人李清金三兩刀快手砍斷竹頭,兩手握竹、把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壓,唏唏沙沙,竹葉摩挲聲迴盪在竹林,12公尺高的竹子緩緩傾倒,留給助手繼續去枝去葉的步驟。一根竹子在上游生產地的旅程,到此完成三分之一。在集材分類後,竹材最後還要以吊卡車載運至南投竹山的加工廠,才算大功告成。

統計全臺桂竹林,有85%來自原住民保留地,其中尤以桃園市復興區與新竹縣尖石鄉和五峰鄉山區的桂竹,品質優良、採伐量合計9成,名列最大的桂竹產地。早期部落尚未引進鏈鋸機,普遍使用柴鐮刀砍伐竹材,當地因此流傳著「竹鐮幫」的稱號!直到現在,從竹筷、竹籤,農用竹的香蕉支柱、蚵架,到高經濟價值的日本竹劍,臺灣桂竹供應鏈不分內用、外銷,可說都是由北部泰雅族部落一手撐起。

李清金平時在大溪從事水泥模板工程,但經常會回山上幫忙筍季的採筍和伐竹,望著這片母親家族從日據時期開始種植的竹林,他分享:「以前老人家蓋房子,都選稜線上的竹子,那裡晒得到太陽又有風吹,韌性最好!」

近年竹材資源被全球公認是亟具潛力的綠金產業,然而對於李清金等被滿山竹林環抱的族人來說,隨著工業時代後,塑膠製品大興和無法回頭的工資與勞力競爭條件,過去「擁有一座竹林,等於擁有一座寶山」的景況早已消失,中國竹製品攻占市場、竹林荒廢、青壯人口外流,才是產地端走過竹業鼎盛時期後幽幽低吟的哀歌,卻有一位青年——李清金的姪女婿、外號「阿山」的林志仁,以不懈的努力漸漸喚回大家與竹的交集。

李清金揮起柴鐮刀砍斷竹頭,竹稈緩緩傾倒,由其他人接續末端去枝去葉的步驟。(攝影/王志元)

《禁伐補償條例》衝擊 竹林荒廢、竹產地更「缺工」

從小時看著長輩都在伐竹,長大後到外地求學,再回到山上與警職退休的父親林榮振、哥哥林志宏共組「友順竹業」,一路走來,林志仁深知竹子對復興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一整年從採筍到伐竹,竹林可穩定地提供工作機會,我們本身有這麼好的資源,難道不該好好利用?」

以桂竹的生產、採伐和運送到加工廠為主要業務,友順竹業匯聚眾人的力量,不斷嘗試改善竹農的就業環境和提供中下游穩定的原料。但2016年7月《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以下簡稱《禁伐補償條例》)上路,阿山想憑藉桂竹產業振興部落的理想遭受沉重一擊。

因地主多選擇領取補償金而不伐竹,造成產地生產力大降、竹原料短缺,竹林也面臨老化荒廢。友順竹業敵不過每年每公頃3萬元的禁伐補償金,頓時難以像往常,找到願意販售竹林採伐權和地上物的地主。無竹林地可伐成了首要瓶頸,等不到工作的竹農紛紛離開,又加劇竹產地長久以來的「缺工」問題。

須養活一眾「竹鐮幫」的重擔讓阿山體認,地方勢必得建立一個組織才有力量推動改變,適時碰上林務局「國產竹材產銷供應鏈建構與技術推廣計畫」轉動,2017年10月,在工研院「竹產業創新技術服務團」的輔導下,阿山和太太李依婷成立「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桂竹協會)。以促進地方桂竹產業永續發展為宗旨,由阿山主掌竹園,李依婷擔任協會總幹事,開始透過協會提出竹農訴求,為部落導入資源、申請計畫。回首當時,李依婷語氣不改堅定:「禁伐補償讓我們一度想放棄……因此我們想被看到,我們決定組織協會!」

彼時的2017年至今,「只要有竹子都直接送去竹山,因為我們的量根本不夠用……」外在大環境有因禁伐補償修法前加劇流失的伐竹人口,而始終供不應求的竹材產量,倒也因COVID-19疫情爆發後衝擊外銷,讓產地端遍地竹林卻竹材生產不足的矛盾壓力稍降。內在困境則是伐竹人才斷層,老一輩工人凋零,可是幾無青年願意接觸伐竹。阿山苦笑,「我們反覆培養青年,但可能花個半年、一年教到上手之後,他又不想做了。」

成立合作社、自動化生產 竹材分等一舉兩得

缺工、勞力密集墊高成本,成了竹農感受最深的痛點,也是林務局盤點竹產業發展難關時,發現上游端最大的問題。林務局造林生產組林產科科長王芳指出,缺工有賴政策拉力,而想提升竹農生產規模、改變人工伐竹致使單價過高的上游端體質,目前解方包含輔導竹農成立合作社和導入自動化機具。

套用到友順竹業的實務現場,阿山則分成簡化伐竹流程和引進奧地利公司研發的塔式集材機兩部分雙管齊下,將訓練一位精熟伐竹人才的時間從兩到三年縮短為幾週,簡化長距離集材搬運的人力需求,讓伐竹變得更簡單、輕鬆且安全。

論伐竹整體流程,一般集材危險度較高,分為「人力集材」和「索道集材」,目的皆是利用搬運,將砍倒的竹子集中至土場(林場內臨時堆放竹木的場地)。而在人力架設索道的過程中,除了要尋找精實可承重的樹木,也要製作竹梯以利攀爬固定,任何閃失或外力,都可能造成傷亡。如何安全架設索道和勘查地形規畫集材路線,便得依賴資深伐竹師傅的判斷。

「但以前的師傅不會跟學徒解釋眉角在哪,現在我們必須系統化建置伐竹的產業知識!」阿山強調,欲打造臺灣竹產業下一個黃金年代,沒有竹原料是空談,沒有人力從事上游端的撫育,後端的加工研發也無從下手。因此夫妻兩人有志一同,特別重視人力的專業化培訓,不僅提升伐竹產業的技術門檻,也讓從事伐竹的原民青年更有自信。

2018年,兩人的願景迎來各方契機。為了提升竹材利用效率,林務局輔導協會建立初步的竹材分等模式。「以前一支竹子不分段,一臺斤約賣3~5塊。開始分等後,竹頭段一臺斤賣6~9塊、中段4塊,不僅竹農收益增加,加工廠也不用再花額外的錢去買不需要的部分。」王芳興奮地解釋。

林志仁(左)和太太李依婷(右)成立「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致力重振在地竹產業和泰雅族竹文化。(攝影/王志元)
「索道集材」的事前規畫嚴謹,為防止主柱和尾柱傾倒,得分別架設多條風線固定。(攝影/徐孝慈)

從老竹林撫育標案 召喚新血、優化流程

同時間,負責輔導竹材業者的工業技術研究院,看準桂竹協會發展潛力,在復興區建立「桂竹產業永續經營示範場域」,與友順竹業簽訂合作備忘錄。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簡稱竹管處)也招標「大溪事業區第六林班桂竹林更新撫育作業」標案,友順竹業以最有利標奪標,負責撫育面積達36公頃、已荒廢數十年的老桂竹林。以往盡量拿到最多竹材的伐竹邏輯,改為適度適量採集材料的撫育,包含清除藤蔓、看顧發筍期新筍等竹園照顧細節。

「好在有竹管處的案子,有工作機會,協會才能落實新血招募、從中優化作業流程。」阿山解釋,若要探討伐竹本身,如何拿掉枯倒竹、枯立竹,留下三年生左右的健康竹子,保持竹林適當疏密度等知識,已是幾代竹農傳承下來的經驗法則,但要發展現地分等程序,提供規格化竹材,以及提升林地作業安全、設備應用,則是阿山與工班們不分年齡,在標案的執行中一起從頭學起。「現在工班進竹林要戴安全帽、防割袖套,也會做勤前教育宣導。」為了協助林業試驗所的疏伐研究,李依婷提到,竹管處也要求工班學習使用空拍機、GPS進行樣區調查和工作紀錄。「我們一直很清楚在做的,不只是完成標案,我們更想深植在地人才,翻轉年輕人對伐竹的傳統印象,讓他們不會覺得『我只是在從事勞力工作、我是因為沒工作才到山上來』!」

為了提高竹產地伐竹的誘因,林務局主任祕書室簡任技正李允中也報喜,在林務局新擬定的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中,未來針對符合獎勵資格的竹材合作社,在竹林每年每公頃平均收益1.5萬元的基礎上,每年還可領取每公頃2萬元的補貼,再加上機具和開設作業道每公尺900元的補助,希望抵銷《禁伐補償條例》對上游端的殺傷力。

抓緊大溪第六林班地撫育更新案的機會,阿山(右)積極從中優化作業流程、招募年輕人加入「竹鐮幫」。(攝影/徐孝慈)

以竹為本跨域連結 竹耳飾、竹遊程深獲好評

除了伐竹本業,桂竹協會的營運像新生的竹子持續抽高長胖,在為桂竹產業加值的路上,阿山環顧協會成員說道,「伐竹業很粗重,以男生為主,但我們對外提供的靜態課程或遊程導覽,就很適合部落裡較無法上山伐竹的女性或長輩勝任。」好比4~5月的採筍季,導覽員帶著遊客取竹摘筍、現煮桂竹筍料理,兼認識泰雅竹樂器文化,「客人都說這種活動很新鮮,活到70歲還真沒看過竹筍長出來哩!」李依婷燦笑。

以竹為本,阿山夫妻對跨領域的開放態度和將眼光放遠的決心,替竹產業延伸出竹產地小旅行、竹飾品等職涯可能,讓這個未滿4歲的年輕協會能見度大增,開啟與各學校單位合作的機緣。例如,與銘傳大學建築系有關綠建築的產學合作、與台灣首府大學觀光管理學系師生以「桂竹之生、原民之活」為題的見習交流。而在桃園復興區與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合作的地方創生計畫中,自然也沒少掉與協會擘畫桂竹產業全方位發展的面向。

一面站穩現有基礎,兩人也一面有意識地讓外部人才流入、培育部落內較為欠缺的設計、行銷人才。以竹工藝為例,協會的成果之一即是開發出融合現代美學的竹耳飾品牌「Qenay na bamboo(泰雅語:竹子做的耳飾)」。李依婷提到,「未來的計畫,我們期待與工藝設計的學校擦出火花,還有竹林生態的環境教育,也是我們一直在推廣的!」

今(2021)年3月,協會進一步到桃園大溪拓點、成立新工作室,要讓更多都會區民眾認識桂竹。不去提使命感一類的偉大字眼,李依婷謙稱協會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認清事實、生計所迫,但夫妻倆確實是在實踐竹產地新世代的一個夢想。

過去伐竹工人看天吃飯,下雨就得休息,「整個月只工作不到半個月」也無可奈何。但在桂竹協會的轉型下,晴天伐竹,雨天就訂為教育訓練、工具維護或協會開會日,伐竹產業漸漸擺脫工作缺乏保障的狀態,等待上路的林業永續輔導方案也讓他們看見更多希望。隨著李清金從伐竹現場回到山下,筍季的部落洋溢著春筍節節萌發的生氣,家家戶戶的白鐵鍋爐煮沸著清早採回的桂竹筍,裊裊炊煙、筍香四溢的感官體驗是竹產地最期待的收成時刻,也是這群根留家鄉的「竹鐮幫」用心守護著的記憶風景。

為推廣桂竹和增加在地就業,桂竹協會發展多項部落導覽遊程,帶領民眾學習竹林管理知識。(圖片提供/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
靈感來自泰雅族人配戴竹管耳飾的傳統,協會開發「Qenay na bamboo」竹耳飾品牌,延伸竹產業應用。(攝影/王志元)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