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 扭轉劣勢為竹產業注入新活水

口述/林華慶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李文揚

全世界有85%的竹種分布在亞洲,臺灣是適合竹生產的國家之一,擁有60多種竹,竹材資源相當豐富;在塑膠、鋼鐵還沒有被大量使用的年代,竹子與臺灣人的日常生活關係密切,各式竹製品隨處可見,連建築工地都普遍使用竹鷹架。

臺灣的竹生產在1970年代達到高峰,年產量超過1,800萬支,不僅滿足國內需求,也大量出口賺取外匯。不過隨著塑膠和鋼鐵工業發達,國內竹生產在1980年代進入分水嶺,年產量衰退到1,000萬支以下,921震災後,更是跌至不到100萬支。林務局配合921振興計畫,曾在中部地區積極推動竹炭產業和竹工藝,一度讓竹產量回升到二百多萬支,然而近年實施《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後,產量又掉到100萬支以下,目前年產量約為80萬支。

林務局自2017年宣示「國產材元年」,積極振興臺灣人工林產業,當然也包括竹,只是竹相對於木,面臨問題更為複雜。臺灣竹林有18萬公頃,原住民保留地實施禁伐補償對產業造成很大衝擊;另一方面,臺灣也面臨進口竹原料的競爭,東南亞和中國進口的竹材,與臺灣國產竹價差達10倍以上,這與臺灣工資、伐採成本高,以及竹農持有面積小等因素有關,除非產值利潤夠高,否則很難和進口竹材競爭。

克服劣勢 提升價格競爭力才是王道

面對這些劣勢,林務局想辦法一一克服,針對生產規模小的問題,我們輔導、媒合竹農成立合作社,例如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以及去年成立的高雄永茂林業生產合作社,包括旗山、內門、田寮、甲仙、美濃等,共有26位林主、約250公頃竹林加入,讓竹農擴大經營規模,不再單打獨鬥,也相對降低生產成本。另一個劣勢是單價高,臺灣竹林大多位於山坡地,需要更高的伐採與運輸成本,此外,臺灣不僅工資高,還有缺工問題,傳統伐竹幾乎純人工,非常辛苦,年輕人不願投入,因此我們投入資源,與屏科大合作研發伐竹夾具,提升伐採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目前已進入試用階段。

集材過去也是以人工為主,3年前我們在國有林地引進塔式集材機,原本用在伐木,事實上竹材也可運用,2個月前我們在桃園復興測試,效果非常好;以往集材要熟練需要2年時間,透過集材機,只要半天就可學會,效率也提高,我們會進一步培訓合作社從業人員,相信對降低成本有直接幫助。

在中游部分,竹產業最重要的是集運的問題,例如竹劍產業需要的是竹子前段竹肉最厚、彈性最好的部分,中、後段對廠商來說是廢料,處理需要增加額外成本,因此我們和工研院在新竹和竹山等產地成立集散中心,為竹子做分級分段,業者可針對需要的區位去買;同時我們也可在集運中心整合廢料,再另外販售。

為竹材建立分等模式,不僅可以在加工端減少浪費,也可讓原料端收益增加,過去一支竹子不分段,在產地一臺斤大約是3到5元,分等後,頭段部分一臺斤本身就可賣6到9元,就像牛肉分部位出售,某些部位就可以加值。 臺灣竹材品質再好,都很難敵過10倍價差,提升價格競爭力才是「王道」,林務局針對現有的不利條件研擬各項策略,默默做了許多基本功,現在差不多是最後一哩路。目前我們已經拜訪了各種不同加工廠商,臺灣竹子品質優良,若可以讓採收成本降低,廠商都很願意使用臺灣的竹材,臺灣竹材絕對有市場競爭力。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右二)參訪南投竹山竹劍產業。(圖片提供/林務局)

法規綁手綁腳 林務局努力突圍

推動國產材生產,林務局近年花很多力氣進行法規鬆綁和調整,主因是過去我們為了保護國有原始林,對伐木訂定了很多檢查和防弊機制,但這些規定應用在竹林等人造林,卻讓我們推動國產材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成本與困難,例如國有林已經不能再放租,要如何讓想要生產竹子的業者經營,法規上就要重新修訂,包括竹子搬運出來,照原本的行政規則,必須計算原本材積,又要增加許多行政成本,我們推人工林產業振興簡直是「自己在對抗自己」。現行法規包括《國有林林產物處分規則》及《產物伐採查驗規則》,我們逐步針對人工林伐採遇到的問題進行修正,這些法規多如牛毛,許多細節是實務上遇到問題才知道得修,我們必須把纏在身上像是一層又一層的蜘蛛網一一撥開,這些都是外界看不到的基礎工程。

對於《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林務局和原民會已經溝通了3年多,就林務局認知,竹林其實不需要禁伐,反而健康的竹林需要定期擇伐,讓它重新生長,對水土保持和生態才是最好的,否則竹子強勢擴張,入侵次生林,也不利森林生態多樣性;只要土地所有者按照規範,4到5年收穫一次,我們認為還是符合禁伐補償的精神,但這是觀念的溝通,目前尚未取得共識。目前林務局針對竹產業,已擬定完整發展綱要計畫,並推動林業永續多元輔導專案,每年每公頃提供2萬元補貼,加上竹材收益大概每公頃1萬5,000元,已經超過禁伐補償的3萬元,希望藉此降低禁伐補償的衝擊;針對竹產業重要生產區,如桃、竹、苗、南投、高雄,林務局也考慮加碼提高伐材補助金,提高產業誘因,未來等到竹產業興盛,再適時退場。

林華慶認為重振竹產業,提升價格競爭力才是王道。

結合減碳風潮、提升加工技術 賦予竹產業新風貌

臺灣竹資源豐富,且竹本身具備許多優勢,第一是速生,4年就可以成材利用,資源的再生能力很強;此外,竹的纖維長,韌性高,固碳能力比木高3至6倍。過去的刻板印象是竹子不耐用,現在透過防腐技術和層積技術,提升竹的耐受性後,強度甚至可以接近鋼,能做建築屋梁結構,應用多元。近年全球減碳、追求環保的風潮,也給了竹產業很好的發展機會,國際開始重視可循環再生、固碳效果佳的竹材資源,我們希望能以優勢來克服現況的劣勢。

竹產業面臨的挑戰,還有一般人對竹的刻板印象,覺得竹材是簡易、過時、不耐用的素材,很難與高端、現代、時尚等元素聯想在一起,如何讓消費者扭轉刻板印象,是一大挑戰,也是我們努力的重點。林務局這幾年舉辦森林市集,並積極參加國際建材展,向消費者推介竹最新的科技應用,讓大家發現,竹的質感很好,且顏色和紋理多變,不僅可用在傢俱傢飾,還可用在竹地板,透過這種方式讓消費者對竹材有更多認識。

竹材加工、防腐技術的提升,也是我們著力之處,希望能夠做到「全竹利用」,讓竹子從根到葉子都能有應用方式,才能真正提升產值。例如竹子前段可用於竹炭,中後段可用於層積竹及竹編,竹枝竹葉可以做生質能源,也可以生物技術萃取成分,做美白美容產品。林務局委託工研院成立加工技術輔導網站,提供921之後的研發成果,對竹有興趣的青農或業者,可向工研院申請技術輔導,例如竹滑板、竹眼鏡等創新產品,就是透過這個網站的機制去媒合。

今年臺灣設計展將由嘉義市主辦,林務局在嘉義有一個日治時期留下的製材廠,我們已經修復好硬體,將配合設計展正式公開亮相,此外,阿里山林業鐵路也將扮演重要角色,我們和臺灣竹會合作,將在竹崎以下路段沿線展出12件竹構作品,因為竹崎地區也是竹林分布的地方,以公共藝術方式呈現別具意義,對竹產業將是很好的推廣機會。

林華慶(中)參加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竹涼祭」活動,與竹構建築師甘銘源(左)、李綠枝(右)體驗竹鞦韆。(攝影/Jimmy Yang,臺灣竹會提供)

林華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博物館副館長、文化部專門委員兼媒體公關組長、林務局保育組技正、臺北市立動物園副研究員暨組長,以及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