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集貨包裝最新鮮!冷鏈專家輔導團的8個建議

臺灣農業形態以小農為主,加上內銷市場路途短,冷鏈需求相對較低。(攝影/王志元)

文.圖/黃莉詠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研究專員

臺灣農業形態以小農為主,產量小、產地零碎,加上內銷市場路途短,冷鏈需求低,個別農戶投資冷鏈設備的經濟效益不大,因此針對冷鏈技術投入較少,冷鏈串接程度低。由於氣候變遷導致農作物產量過剩或歉收等供需失衡,冷鏈技術與設備研發逐漸受到重視。為提升臺灣冷鏈技術,組成冷鏈專家輔導團,憑藉實地訪視與交流活動,串聯不同領域研究員與專家進行討論活動、共享資源,以減少技術重複投入,加強產官學界訊息交流,共同協助冷鏈技術產業落實,優化採收後至運銷作業流程技術,提升蔬果品質以達到產業升級。

由政策串聯產官學研 強化臺灣農產品冷鏈發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自2020年起積極推動「農產品冷鏈保鮮產銷價值鏈核心技術優化」計畫,召集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與學校單位,針對蔬果產業採收後保鮮、儲藏、運銷環節,深入了解國內生產端至集貨包裝場的技術缺口,建立生鮮蔬果保鮮關鍵技術,延緩生鮮蔬果老化衰敗,降低農產品損耗率,讓國人享有高品質生鮮蔬果,並開拓外銷市場將優質國產蔬果推向國際。

蔬果冷鏈體系需由多方技術建構而成,影響冷鏈期間蔬果保鮮的因素包含採收成熟度、採收時間、預冷方式、預冷溫度、運輸溫度、儲藏溫溼度、包裝材料等等,然而不同品項的蔬果大小、園產品特性差異,使得預冷溫度、降溫方法、儲存條件方法與需求相異,因此針對個別品項建立冷鏈作業流程成為必要課題。為協助農產業優化並打造完善蔬果冷鏈體系,由臺灣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研發出低成本、好操作且高效益的採後處理技術。

為促進研發技術落實於產業,每一研究需搭配至少一個合作場域進行前期溝通,以及針對產業痛點進行技術開發,最終期將冷鏈研發技術導入合作場域並建立示範場,進行技術推展。同時由國內農園產品採後處理、預冷機械、冷鏈物流通路、農產品行銷等領域的專家組成「冷鏈專家輔導團」,協助技術研發更聚焦貼合產業的需求。

影響冷鏈期間蔬果保鮮的因素包含採收成熟度、採收時間、預冷方式、預冷溫度、運輸溫度、儲藏溫溼度、包裝材料等等。(攝影/謝佩穎)

冷鏈專家輔導團 縮小研發與產業間的落差

技術開發期間,由專家輔導團於各品項蔬果產季,偕同科研團隊前往合作場域進行輔導訪視,由業者展示現場作業流程並由研究人員說明研究概況,再由三方一同針對作業流程與研發成果討論,業者與研發人員直接提出現行困難,專家根據過往經驗分享給予解決辦法,提供研發人員試驗規畫的修正建議,促使研發成果聚焦且增進產業發展,並協助場域以最低成本的方式進行高效能改善。

技術研發需針對產業實際需求找出關鍵問題點,再針對問題設計試驗方能有效又快速達成最終目的。因此試驗進行前應進行大量考察,了解農民習慣的作業方式,分析農民間的共同問題,釐清最終目標。確認解決目標後,進行國內外文獻探討,以減少資源重複投入,並以簡單操作、實用為基礎原則,思考產業應用性,以及實際運輸與銷售環境串聯的可能,確保試驗結果能有效解決產業問題。因蔬果品質易受栽培管理影響,應思考不同產區與農民產品的多樣性,比較不同管理對於果實儲運品質影響,建立基礎數據,做為臺灣冷鏈體系建置的基石。

以建置外銷番石榴冷鏈體系為例,目前番石榴主要外銷以加拿大為主,2019年度美國開放臺灣番石榴鮮果輸入,由於夏季果實蓄積較多的田間熱,經長途儲運常有果皮褐化與果心軟化等問題。為降低夏季番石榴長途外銷的損耗率,針對與田間熱相關因子如:採收時間、集貨時間、預冷技術、包材等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進行調查與試驗,並開發快速預冷技術,以簡單、快速的方法取代過往繁雜程序。此外,由於國內番石榴主要產區為彰化與高雄,兩區域栽培管理方式迥異,因此在建置關鍵技術後,將持續導入不同地區進行比較試驗,方能符合不同產地需求。

優化冷鏈設施 發揮場域潛力與價值

冷鏈專家輔導團實地訪視蔬果集貨包裝場的過程中,發現臺灣冷鏈設施常見的問題為冷鏈設備規模錯誤,使得電費與維修費用高昂,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建議業者在建置集貨包裝場前應詳盡規畫。以下歸納臺灣在集貨包裝場的建置以及營運管理上須留意的事項:

一、規畫時先進行產能調查,以集貨蔬果的品項與數量來考量設備,並設計理想的作業動線,避免處理能力不足影響蔬果的品質。

二、留意包裝作業區溫度,此舉有助於蔬果品質維持,同時提升作業人員舒適度以提升作業效率。

三、加強衛生管理並盡速移除廢棄物。

四、注意物品擺設,使動線更加流暢。

五、清楚劃分各作業區塊,並進行管制作業,降低非必要人員進出。要求員工統一穿著制服,以便辨識工作人員與訪客。

六、在分級與包裝等作業區域建立適當高度的工作臺,方便人員站立作業,並將生產線拉為一直線,提升作業效率。

七、建立檢驗實驗室,提升衛生準則,除了有助於衛生管理外,同時可作為信譽的依據。

八、依客戶過去銷售資料(品類、數量、規格、品質、需求頻率、變異程度等),區分顧客類型群體,做好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針對不同類型顧客發展不同的銷售供應程序,安排生產管理配合的模式。

由於臺灣農業多數為小型個別農戶,導致農民從採收至分級包裝出貨皆須自行作業,加上無控溫設備,農民作業相當辛勞。專家鼓勵農民共同聯手,或與農會配合,建立生產、包裝標準化作業與品管,並打造專業包裝場,加強專業分工,提升工作效能,共同行銷市場,將可共享與互補各項資源、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規畫集貨包裝場的建置時,建議以集貨蔬果的品項與數量來考量設備,並設計理想的作業動線。(攝影/謝佩穎)

冷鏈相關人員缺乏 應培育人才,延續技能與知識

訪視過程中發現,因農民諮詢農業試驗改良場所的問題,著重於栽培技術提升與病蟲害防治,故採後處理相關人員配置較少,在採後處理方面較難尋找到相關協助。為加強採後處理與冷鏈知識的擴散,國立中興大學正研擬冷鏈知識人才培育課程,針對園產品冷鏈相關人員(學研單位人員、園產品採後處理業者與冷鏈物流業者)規畫主題式教學課程,並結合產業實地參訪,強化農產品採收後處理、預冷、採後儲運、冷藏保鮮原理技術及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知識。

經過專家輔導團的多次實地訪視輔導,農事改團隊積極投入冷鏈技術研發,搭配專家專業指導,目前各品項生產與包裝場業者對於預冷概念已有初步了解,然而在實際應用與導入程度仍有改善空間。臺灣農業生產多為小農,欲達到冷鏈串聯相當不易,應由相關單位如農會、地方農業局、產銷班,以及農戶間合作和分工,導入企業化管理,方能將臺灣優良農特產推銷至國際。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