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豐年雜誌 第 101 頁
畜牧糞尿資源化,法定期限倒數中 三大管道助畜牧業達標
今日臺灣畜牧業轉向集約飼養,為敦促龐大畜牧廢水排放總量階段性遞減,《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其中增訂第46條之1就規定耗水量大的豬、牛畜牧業,應採行糞尿資源化處理措施,盡量降低其逕自排放到水體的情形。
正確放流方法跟著做!豐裕漁業與海洋生態 水產動物增殖放流的規範與執行方法
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棲地環境破壞及漁撈技術精進等因素,影響沿近海漁業資源。除減少漁船漁撈能力、保護棲地環境及建立國人保育觀念等措施,海域增殖放流是增裕漁業資源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農業達人】從巧味芽踏尋漁村新節奏 李水對
住在雲林縣口湖鄉的李水對,原先以務農維生,後因當地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嚴重,便將海水引入農田成魚塭,成為養殖戶。
糞尿.沼氣.綠金三部曲:自用出售工程大不同,沼氣發電Q&A
《水污染防治法》嚴格開鍘,廢水問題成了養豬戶難以逭逃的責任與經營壓力。目前臺灣有95%養豬場建置三段式廢水處理設備,若各步驟有確實發揮機能,一來有助事業廢水達放流水標準,二則厭氧醱酵階段所蘊積的沼氣可再利用或轉換成電力躉售。
糞尿.沼氣.綠金二部曲:沼氣應「再利用」還是「發電」?
糞尿.沼氣.綠金首部曲:畜牧廢水與沼氣的關係?
厭氧消化與共消化 開啟農業循環經濟大門 化畜牧廢棄物為沼氣能源的綠能技術
以厭氧消化處理農牧業有機廢棄物,不僅能減少廢棄物處理的問題,還能產製沼氣作為生質能源,是政府近年來鼓勵推廣的施政項目。
客座總編輯──生質料源應建立資料庫,讓能源政策更加因地制宜
政府機關未來應建立生質料源資料庫,把每一種料源的產地、產量、生化特性(例如熱含量、產沼氣量),並且將廢棄物以區域分別集中進行前處理,一旦產業規模拉大符合產電的成本效益,便能因地制宜選出符合當地經濟效益的生質料源與利用方式。
盤點臺灣漁業危機和優勢 政府應傾聽漁民心聲
對海島型國家而言,漁業是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經濟產業。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提供的資料顯示,國內從事漁業的漁會會員人數約40萬餘人;2018年的漁業生產量達1,096,890公噸,漁業生產值為89,736,599千元。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維護漁業利益 落實政策照顧漁民福祉
近年來,臺灣積極參與國際協議,維護漁業利益、確保漁民的船隊作業權益。2019年7月,臺灣以捕魚實體參與方身分,參加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第六屆締約方大會會議,正式成為SIOFA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