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農委會臺中農改場場長李紅曦:農產初級加工回歸農方 創造農業新價值

口述/李紅曦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黃毛

農委會推動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是為農民多開一條路,讓農民不只生產生鮮,也可以評估開發加工品策略運用。

為落實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決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年(2020)3月發布《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將農產品從生產到初級加工,納入農委會管理,建構一元化管理制度;農產品初級加工回歸農方,為農民多開一條路,讓農業生產更加靈活。

農產品是生鮮,保存期限不長,加工不但可以延長產品壽命,也可以加值成其他產品形態,開創更多元的價值。過往食品加工廠的權責單位在經濟部,小農往往因取得工廠登記證困難,產品銷售通路受限,選擇將原料送交食品加工廠處理;在臺灣東部等相對偏遠地區,加工廠非常少,農民進行農產加工並不容易。

農委會推動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是為農民多開一條路,讓農民不只生產生鮮,也可以評估開發加工品策略運用。在與經濟部、衛福部討論後,確立農產品初級加工交由農方管理,農、水、林產品各有產業主管機關,以正面表列訂定加工方式及品項;其中農糧類以「乾燥、粉碎、碾製、焙炒」4種項目為主。

目前農委會已在農試所、改良場等試驗單位及國立中興大學,陸續成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農民可以就近進行打樣諮詢;農委會也委託農科院在南投中創園區成立「農產加工整合服務中心」,提供市場評估調查、產品包裝設計、打樣通路媒合等服務。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在2019年4月成立打樣中心,至今共接受農民諮詢235件,打樣107件;農民的諮詢可分兩類,一類是完全沒有加工經驗者,想了解農產品是否適合加工及相關技術與法規,就會來諮詢並帶樣品來試製;有加工經驗的農民,則會藉由諮詢及試製,來優化製程以改善品質。加工是專業技術,許多農民是以自己的經驗和觀念摸索,經常有品質不一的情形,臺中改良場的儀器設備和專業人員,可以輔導農民提升加工能力,並加強食品安全衛生的觀念,協助建立標準化的農業加工生產流程。

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制度上路後,農民與農民團體只要通過40小時加工技術與食品安全衛生課程的培訓測驗,農產品加工設施符合規定,另檢附相關文件,便能向設施所在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建置加工場。但是投入加工場需要成本,我們對農民的建議是不要為了加工而加工,一定要了解自己產品與定位,以及掌握市場通路。打樣中心提供農民一個試做的機會,加工品不僅可做成比較耐放的原料,也可以進一步開發成各類素材, 突破產季的限制。

初級加工門檻較低,產品同質性高,可能面臨較大競爭,做出市場區隔非常重要。技術是改良場的專長,臺中改良場曾研發乾燥紅龍果粉,吸引手搖飲業者合作,推出期間限定飲料,結果大受歡迎;今年我們也在美國取得紫錐菊萃取物治療及預防病毒感染方法的專利,可協助生技業者開發多元機能性保健食品。未來我們會持續精進加工技術,協助農友走出一片藍海,創造農產品更多應用與加值的可能性。

李紅曦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碩士,現任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曾任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場長、農委會科技處副處長、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研究所董事。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