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慈 編輯/段雅馨 攝影/李文揚
「這也是從農後,我才能重新認識自己的社區。」——郭明源
從玩票到全職業的農業人生
郭明源的父輩家族皆從事板模產業,他跟隨家業成為一位板模工人,直到父親購入一塊農地,這才牽起他和農業的緣分。原本計畫承租給農民耕作的農地,因地層下陷、海水淹浸導致土壤鹽化,承租人紛紛卻步。於是,郭明源和太太施麗芬投身這塊田地,成了兼職農夫。
沒有農業基礎、苦無門道的新手恰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的「漂鳥計畫」,2009至2010年郭明源參加計畫中的「漂鳥體驗」,之後加入涵納輔導機制的「漂鳥築巢」,有了基礎之後,就此奠定從農的決心。
下定決心後的兩人仍不停進修農業知識,勤學的郭明源和施麗芬到虎尾溪社區大學學習作物栽培,更去雲林縣農民大學及農會辦理的農民訓練上課,精進生產技術。「我們每天一下工就趕著去晚上的課,都是班上最晚到的,有時衣服還來不及換。很辛苦,但學到很多。」回想這段忙碌時光,郭明源和施麗芬獲得的不僅是難忘回憶,更有紮實的肯定。玩票兼職的新手榮獲農委會第一屆的百大青農,成為了一位名符其實的「全職農夫」。
不向挫敗低頭,用有機為鹽化農地活出新生命
郭明源和施麗芬一晃眼在農地裡打滾12、13年,從一開始他們就堅持不灑農藥、不施化肥。郭明源說,「一開始單純是不想聞到農藥味。」純粹的起心動念,支撐夫婦倆經營有機的「源鄉自然生態農園」(以下簡稱源鄉)至今。
源鄉目前的耕地約3甲,分布在成龍、水林等區,作物有稻米、地瓜和雜糧。在稻米種植上,他們拉大間距以防稻熱病;而用水旱田輪作,避免地瓜「臭香」(蟻象產卵蛀食)的情形。他們也向「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申請並取得有機驗證,水土環境的勘察、農產作物、農耕機具和工作記錄等都十分嚴謹,郭明源驕傲地說,「驗證要求的,我們通通都有。」
源鄉的台南16號越光白米,在2017年和2019年的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皆榮獲雲林縣第一名,更取得入圍有機米組決賽資格;台南14號,因糯性佳,光是糙米就好吃;而去年最新栽種的,是令人拭目以待、尚未命名的新品種。而雜糧則是披荊斬棘,粉綠豆、黑豆、黃豆他們都嘗試過無數次,「種過的紅豆、芝麻都全軍覆沒;玉米怎麼種怎麼失敗;而黃豆的蟲害又比黑豆嚴重。」施麗芬說。
另外,產銷也是一大難題。郭明源解釋,由於生產量少,故無法支撐更除多經銷點、加工廠所需的產量;而較小型的銷售點雖銷量小,但分裝作業較繁複,人力也相當吃緊;庫存量大時,就得減少栽種、調節產期,像是目前七分地上就只種了二分地的地瓜;另外也開發米糠麩、甘藷片、黑豆茶等加工品,目前在「直接跟農夫買」和「臺灣幫棒農」兩家網路通路都買得到源鄉的有機農產品。此外,源鄉也舉辦拔地瓜等田間體驗活動,拓展市場。
郭明源坦言,「在拓展通路上,確實有許多受限。」他期望,若有機農業能發展出如合作社、中盤商等,幫忙後端的庫存管理與行銷銷售,不但能減輕農民負擔,也能使農民更有保障。雖然笑著細數這些「失敗」回憶,過程一定不免多少辛酸,然而消費者感謝他們守護環境,就是證明源鄉做有機「成功」的最好證據。
留住青年守護老年,為家鄉守護成龍溼地
除了從事有機耕作之外,郭明源近五年更利用時間投入社區營造。目前成龍村50至65歲的壯年幾乎都出外打拚,村裡多剩下七旬以上長者。他認為,應先重視居民、留住青年,才是活化社區的首要第一步。
在照護老者方面,他開辦長青食堂,讓50至80位老者一同共食;而「捌貳問路店」則是由16歲以上的在地高中、大專青年擔任社區導覽員,在以廢棄老屋修繕後的社區集會所,向外客一遍又一遍地解說家鄉。郭明源解釋,培養青年在社區參與、學習和工作,未來就有可能返鄉再度投入社區,才能真正達到社區活化。
成龍溼地現由「觀樹教育基金會」專案執行環境教育的推廣,除了舉辦活動,更在溼地旁建立了「躼腳厝」(高腳屋),做為地層下陷的民居示範,而郭明源和社區協會做溼地巡守和生態調查,共同守護成龍溼地。
成龍村近海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土壤鹽化而無法耕作,源鄉仍在這塊「不被看好」的土地上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有機天地;更在農事之虞,為家鄉留住青年,照顧長者,守護溼地。郭明源謙虛卻堅韌地說,「這也是從農後,我才能重新認識自己的社區。」郭明源在溼地逆境裡種出了有機,接下來他也要為家鄉再創一片生機。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