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71 頁
「野創盃」創意烘培賽開跑,本土小麥職人大徵選
為推廣食農教育扎根高中職與大專院校教育體系,以利日後與產業界接軌,「臺灣小麥麵粉野創盃創意烘焙競賽」今年來到第二屆,除了規定選手使用主辦單位提供的本土小麥麵粉,還必須融入學校所在地的食材、上台細數作品理念,培育出能感動人心的本土小麥職人。
【談雞說蛋】之三:疫苗防疫及強制換羽
人怕細菌或病毒感染疾病,必須以打預防針或口服疫苗來預防病毒性疾病,雞為群養,數量那麼多,要用什麼方法來作防疫比較方便?
不讓瘋狂遊客霸凌火金姑,花蓮、嘉義生態社區呵護有妙招
賞螢聖地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今年首次實施付費總量管制,結合周邊九個社區解說導覽,為期一個月活動吸引1萬800名遊客,為社區帶來2百多萬收入,周邊效益破千萬,遊客破壞棲地的行為也變少了;嘉義頂笨仔社區兩年前也開始收費,雖然遊客減半,但當地人說環境變得更好,希望藉生態賞螢點亮永續觀光之路。
墾丁珊瑚產卵期開始,透過控溫可有效人工繁殖
又到了墾丁珊瑚集體大量產卵的生殖季節。然而,你可知道,墾丁海域有兩種珊瑚釋放幼生子代的時間,不但整年每個月都發生,而且月週期的時間會隨著海水溫度不同而改變,不但有利於子代避開當地湧升流的負面衝擊,也促進子代滯留當地,使族群數量快速增加,反映他們具備調適環境變動的高度可塑性能力。
節省培育時間,春石斛蘭出瓶苗到盆花一年就好!
春石斛蘭 (Nobile-type Dendrobium) 為全球新興盆花,擁有花朵繽紛、壯麗多花及香氣濃郁等特色,因其自然花期集中於每年 2 至 4 月之春季,故稱之為春石斛蘭。傳統上春石斛蘭採用扦插苗生產,造成植株高度及開花均不整齊,採用組培苗雖可改善整齊度,仍需花費二年的栽培時間方能上市,為解決春石斛蘭整齊度與栽培期過長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出一項促成栽培技術,研究結果達成一年內由出瓶苗栽培至開花株的生產流程,節省一半的生產時間,提高了設施周轉率,並具備整齊度高、產期早、可密植、盆花與葉片品質俱佳的生產優勢,大幅提升產值,具有極佳市場競爭優勢。
【蟲農之路】農田裡的異形戰場
《異形》這系列電影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人類被外星生物寄生的恐怖情景,先是人類被異形卵孵化的抱臉體從嘴巴鑽入身體,接著在人的體內成長到一定大小變成破胸體後,突破人類體腔再成長變成成體,雖然看電影總會覺得很可怕,但其實這些寄生來寄生去的行為可真是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周遭,除了我們熟知的人類寄生蟲之外,跟人類較無直接關係的生物寄生情景,也是無時不刻的在上演著 (圖1),而這些生物們的互動既不虛構更非想像出來的劇情,只是這些現實環境中看似異形的主角並沒有嚇人的身體構造以及龐大的身軀,反而大多被誤會是惱人的蚊蟲或沙子,雖然平時毫不起眼且難以觀察,但若是在農業上提起「寄生蜂」這三個字,可能大家就略知一二了。
【綠主張】從西方的明日農場,探見台灣的未來農村
回到宜蘭員山深溝村以農為生,一轉眼即將邁入第十四個年頭,當初誤打誤撞創立的穀東俱樂部,也因緣際會被視為華人圈第一個社群支持農業(CSA)的範例。雖說歸農之初,並未有意識地企圖創立CSA農場,盱衡諸般主客觀條件之後,卻自然而然走上了這條由許多先行者前仆後繼、胼手胝足開闢出來的美麗小徑。
【飽讀好書】讓你讀得津津有味、看得飢腸轆轆
中午時分,維克多.雨果坐在格蘭大道上的餐廳裡。夜晚,他品嚐著漫長且豐盛的晚餐。即使是在撰寫《呂克萊絲. 波姬亞》(Lucrèce Borgia)的劇本時(雨果花了十一年才寫完),作者本人也是「慢慢地花上兩個小時,吃著一大塊冷肉醬」。
【循環經濟】小農處理豬糞的困擾,這位眼科醫師找到解方
全世界綠能當道,農委會設定2020年沼氣發電的豬隻量要達到250萬頭,也就是每兩隻豬,就有一隻可以發電,不過能源業者評估,每場大約5、6000頭以上豬隻,才有投資發電機組的價值,有業者更直接表明,飼養5000頭以上才願意全額負擔發電機組費用。
【循環經濟】豬糞變綠電,環境更輕鬆,豬農笑呵呵
位於嘉義縣義竹鄉的張林素梅畜牧場二場養了一萬隻豬,以往到這個時節,飼主常常接到左右鄰居投訴,因為冬天溫度低,養豬排泄不易發酵淨化,惡臭瀰漫空氣,不過,去年畜牧場和台灣再生能源公司合作,設置沼氣發電裝置,原本討人厭的糞尿,一夕變成生財綠電,如今走進養豬場幾乎聞不到屎尿味,再也不用怕環保局來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