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649 文章
日本少林山達磨寺,據說是達摩不倒翁的發源地。

【神明好農情】新年新希望,難不倒達摩

迎接舊曆新年,思索著寫個開運文章應景,想起日本逢年過節常出現的達摩不倒翁。念頭一來,開啟了達摩「雷達」,我在住家附近商店、友人剛入厝的新房,陸續偵測到了達摩身影,原來達摩與我們很親近,這個小發現讓我頗驚喜。

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飄洋過海到了日本,形象變得很Q,而且還成了圓夢大使。日本人認為圓滾滾的達摩不倒翁,倒了立刻站起來,不為困境打倒很勵志,向祂許願一定能實現。

茶道就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四方茶話】初識永大茶葉

初次拜訪宜蘭的「永大茶業」,沿途都是水田,與整排綿延的落羽松。

還沒下車,茶主人美慧姊與茶農張大哥已從店裡出來招呼。當天張大哥正在焙茶,美慧姊則已俐落燒水奉茶。我們品著溫暖細膩的茶湯,話題聊到美慧姊在社區大學開設「茶日子,享生活」課程。

說起開課的初心,美慧姊認為,喝茶的源頭本來就是要解渴,不論是自己在家喝或是用大桶茶喝,儀式感太多會很怪;本來就沒有的習慣,卻因為現在喝茶風氣講究精緻,讓喝茶這件事追求得越來越細。

加里山山頂視野好,冬季天氣好時可看到白頭的雪山。

【山路食藝】風美溪畔的一小片自由

登山也許追求的是自由。

意思是說,靠著經驗和技術的升級,你可以追求更多不同走法,或在日子允許的時候,自己默默走進山裡,慢條斯理地煮一餐,靜靜地度過一晚就好。

算一算,我去苗栗南庄的小百岳加里山居然六次了。這座山一直以來都很熱門,討厭人潮的我,本來覺得自己不會喜歡,誰知道下山以後總還想著那一大片筆直稠密的柳杉林,想著那些穿過樹林的光,真的慶幸它離我夠近,騎機車兩個小時就能到。

空氣鳳梨。

【山羌交友記】空氣鳳梨

念戲劇系時,有一堂課老師帶我們去花市,給我們一個固定額度,讓每個人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植物。

在花市裡仔細尋找,與自己頻率相近的植物,最後帶走了空氣鳳梨。花市老闆說,這種植物好照顧,不需要放在水裡、土裡,在空氣中就可以生存。

當所有人拿著一盆一盆的植物,走出花市集合,我只拿了一株握在手上,不用提袋,小小空氣鳳梨,就這樣被我拎出來。

扁食。

【地方臺味】扁食

我一直認為,花蓮的扁食沒什麼特別的。就跟我一直覺得花蓮的風景沒什麼一樣。直到我離開了花蓮。

薄薄麵皮包裹著適量絞肉,下鍋煮熟後,適量調味,撒上芹菜末、油蔥酥,再連湯一同撈進碗裡,最後依個人喜好加上或多或少的白胡椒,就成了我印象中的扁食。

檢疫巡衛大作戰!護國神犬與牠的工作夥伴們

檢疫犬Uddy,二〇二三年甫上任桃園國際機場檢疫工作,目前是全臺檢疫犬中唯一一隻棕色拉布拉多。特殊毛色與可愛模樣總引人目光,被幽默叮嚀:「不能做壞事喔!不然會立刻被抓包。」她的搭檔夥伴,領犬員羅憶軒笑說:「「Uddy個性有點外冷內熱,屬於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的那種厭世少女。」

糕渣和卜肉

【地方臺味】糕渣與卜肉

老臺味、老臺菜翻紅,各縣市巷仔內(行仔內)的料理再登舞臺。在宜蘭,最紅的大概是宴客型的餐廳才點得到的糕渣,以及原本別無分號的卜肉。

水煮小芋頭的好處是比清蒸的更易剝皮!手指輕輕一捏,芋皮就像外套那樣滑落。蘸蔥蒜醬油食之,彈牙清爽,搭米酒或清酒都是絕配。這宵夜太順口,熱量極高,建議大家不要買太多芋頭,如圖示,50元的量大概5分鐘內就會被嗑光。

【百元風味鈔】水煮芋頭

一月是作家林清玄離世的月份,如今在臺灣,林清玄這個名字,幾乎是被人遺忘了。然而談及飲食散文,我第一時間想起來的,永遠是他的<冰糖芋頭>。

初讀林清玄的年紀,應是國小五、六年級左右,彼時臺南北門路乃一整條書街,走進每間書店、二手書店裡,陳列的文學書系,必有一排九歌出版的林清玄散文。小時候其實不太懂得林清玄是何等暢銷作家,只是單純地翻開書頁,立刻被<冰糖芋頭>圈粉。

嚴格說來的第一次上山,是在新竹五峰鄉拍片時看到的景色,從此難忘。

【山路食藝】上山下山都是為了一頓飯

爬山爬久了,很容易就忘了最初怎麼開始,也忘了最初怎麼想像在山上吃飯這回事。

十年前我還在製片公司上班,當什麼都要做的雜工,到職的首件任務就是跟著大隊人馬開拔到新竹的霞喀羅古道,拍攝一群小朋友跟著獵人入山學習原住民傳統打獵技能的節目,主旨是「向山學習」。深山、原住民、打獵,多麼經典的關鍵字。我輕易就能想像獵人老師扛著現捕野味,取柴生火,用佩刀支解分食的畫面。但沒有,獵人的手作陷阱並沒有派上用場,沒有山羌、飛鼠或山豬可吃。

《鄉間小路》2024年1月號 尋味薑鴨

生於一八八七年的嘉義詩人林緝熙,著有詩集《荻洲吟草》,其詩〈辛卯秋冬雜詩之二〉寫道:「微軀秋後最驚風,十月綿衣苦未縫。燉得隔年紅面鴨,茶油薑酒補三冬。」

簡白的字句,鮮明生動地呈現出「薑母鴨」在臺灣流傳百年的日常風貌。而時代的巨輪轟然輾至了二〇二四年,且讓《鄉間小路》為大家帶來入冬「食補第一鍋」:臺式薑母鴨。

本期全方位彙整解析了薑母鴨的發展與特色;食堂饕客引路,前往吃鴨現場,沉浸體驗潮流吃法。從餐桌到產地的旅途中,上窮碧落、四方探索,番鴨、薑母、米酒、麻油,一次到「味」,只求滿足挑剔的舌蕾,和對鍋中珍饈的好奇想望。

在一元復始的熱氣蒸騰中,約個時間,偕三五好友坐下吃頓好料,犒賞自己通年的辛勞,飽食、輕飲,迎好年。歲月豐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