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955 文章

【大人的植物課】歲月回首,日治時期的煉金樹之夢

近年有研究指出東南亞國家為了賺錢,將雨林土地轉為橡膠種植園,全球對橡膠的過度需求,造成雨林土地遭到破壞,珍貴物種面臨絕種危機。令人思忖這些煉金樹的退場,是否無形中為臺灣擋下一場山林生態的災難?

鳳梨的愛與恨

夏夏

著有小說《末日前的啤酒》、《煮海》、《一千年動物園》。 詩集《鬧彆扭》及編選 《一五一時》詩選集、《氣味詩》詩選集。戲劇編導作品「大海呀大海」、「 小森林馬戲團」、「煮海的人」以及戲劇聽覺作品「契訶夫聽覺計畫」。

地下人母宣言:(有時候)不要摸我、不要碰我、不要靠近我

馬尼尼為

著有散文、詩、繪本數冊。業餘亂講 於「樹人畫學校outsider art school & 繪本亂讀會」等地,在博客來OKAPI有「馬尼看繪本」、「作家讀書筆記」專欄。

如果我是個麥田捕手

楊鎮宇

新竹香山樹仔腳出身,曾在教育、農業媒體工作,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著有《食農》一書。

大人與小孩的充電站──台南塾

不教才藝與高分祕笈,「台南塾」帶小孩烹飪、旅行,一起玩更多 學校沒教的新鮮事。乍看之下,可能會以為台南塾是大雜燴式的補習班, 但官方部落格上「不是補習班,也不是一般的才藝教室」這段文字用粗 體加底線特別強調。

傳承古法的農村學校──深溝國小食農課

位於宜蘭員山的深溝國小,四周除了零星聚落,一眼望去盡是稻田,開闊的校園有老樹挺拔、有天然湧泉自地底冒出,外圍溝渠則有水生植物與魚蝦螺蚌暗藏其間。

一條陪伴「龜」鄉的路──六龜學童伴學計畫

一場演講,重新牽起江舟航與故鄉高雄六龜的連結。多年後重回故鄉,他發現隔代教養問題依然普遍,孩子課後不是協助農事,就是在外遊蕩。於是江舟航在六龜龍興國小推行伴學計畫,開設食物、 陶藝、染織等課程

小小咖啡豆的啟示──華南國小咖啡課

一顆小小的咖啡豆,來自南美或非洲的貧荒之地,經由加工烘焙後再流轉到各地,蘊含的醇香就化成一種風雅品味,世界上許多人的生活都少不了它。華南國小的孩童就像咖啡豆,他們生長在以咖啡聞名的小村落

影像中的小孩

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曾獲吳三連文藝獎。曾主編《現代詩》復刊號、 《現在詩》、《衛生紙 +》詩刊。多次擔任臺北詩歌節策展人,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

你的聲音如命運之繩

王文娟

臺大戲劇研究所碩士,現任兒童藝術與人文雜誌主編。曾獲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劇本組首獎、臺大文學獎小說組首獎、臺北文學年金等。著有散文集《微憂》、《歲夢紀》。9歲自花蓮遷家至臺北定居、走路、書寫、做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