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955 文章

生猛迷幻的港都夏夜—雨都漫步

出生於基隆的張惠媛是「雨都漫步」的成員之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著對家鄉的認同,紛紛投身在地文史的導覽行列。

在地人的古鎮夜不眠—鹿港囝仔

「這是剛剛在市場那買的麻糬,恁先呷,這家生意很好,再晚就買不到了。」初次見面,張敬業帶來他鍾愛的鹿港小吃,用慣用的臺語催道「你們先吃」;傍晚分食一盒甜食,令人聯想到晚餐前偷吃零食的嘴饞孩童。

從肉燥飯到調酒的臺南夜—蒂頭製作所

下午3點,你在做什麼呢?

每到夏季的這個時間,位於臺南市永福路巷內的「蒂頭製作所(DittoBakery)」,林孟谷和平烈偉通常正在準備當週製作麵包所需的材料。

懂得生活就不會迷路的城市—大書STUDIO

水氣在遠方的海平面上,形成一朵朵如空中樓閣般的雲塔。這些蓬鬆軟綿的雲塔,是花蓮夏日傍晚最常見到的景色。因為日夜溫差大,海上的對流打造出巨大濃積雲,它們被中央山脈遮擋住的日頭餘光照射,邊緣越加潔白明亮。

夏夜的詩意

張良一

1968年生,1987年就讀淡江大學經濟系,大學四年不是在臺灣某個角落拍照,就是窩在淡水河邊看書,自嘲念的是淡水河邊大學攝影系。

只給海知道

余嘉榮

高雄梓官赤崁人。創辦《透南風》雜誌,同時做社區營造、田野調查、攝影寫作,想從最人性、最在地的觀點,努力書寫臺灣的風土美好。

愛蟹人的夏夜星光盛事

夏日的墾丁,總是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白天,人們享受著陽光、沙灘與大海,歡聲笑語延伸在海岸線;夜晚,人們離水登岸,街燈與耀眼霓虹,點亮了墾丁的夜。

與夜共舞的夏日聽覺派對

想像有一個世界,每道聲波的折射如同光照亮色彩;音訊的層次與頻率,交織出斑斕美麗景象。那裡是夜,能夠聽見彼此的是青蛙們,沒有光卻閃耀著生命無數精彩片段

期間限定的夏夜日常:紅龍果園,浪漫的深夜花開

有「果中之王」封號的紅龍果,是原產於熱帶雨林的夏季水果,果實常吃,花卻很少人看過。紅龍果花只在夏夜綻放,僅有一夕的美麗,短暫卻永恆,有如「曇花一現」。在如此浪漫的花開時刻,果農為了讓有些得在花開時授粉的紅龍果能漂亮結果,得抓緊時間授粉,夏季限定的果園午夜場,就在漆黑中隆重登場!

【看不見的人】漁行口的大鯤組

滿載的漁船進港後,由大鯤組奏起勞動的樂章,但卻完全看不見他們的身影,若偶然在漁港邊看見卸貨的場景,除了岸上工作的人之外,別忘記船艙底下還有一群人正揮汗賣力的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