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霧非霧——專訪植物創作者賴怡璋

虛擬植物圖庫網路遊牧植物

近看一張張植物圖庫素材,會發現白底有灰階格紋,那是賴怡璋後製出來的效果,以表現圖庫的質感。

文字/劉安倫 首圖圖片提供/賴怡璋

走進相約的咖啡店,素淨的牆上正展示著一幅幅看似隨意輸出、浮貼上牆的「植物圖庫」。這些植栽在高畫質相機前凝住葉型姣好的姿態,現實中市價已翻漲幾十倍的它們成為可任意縮放的貼圖,開放大家免費下載,再與自拍照稍加合成,即可上傳IG分享;似乎已無實際去觸碰、甚至費心照顧一盆植栽的必要。

創作者賴怡璋更以這些圖庫為「花材」,示範了一張與人等高的花藝作品,其中插花的瓶器則來自故宮、同樣開放免費下載使用的御用花器。

他促狹地說道:「既然都是虛擬的,那我當然要用皇帝用的!」以這樣看似輕鬆的作品,來回應他對真實與虛擬界線模糊化的觀察。

在藝術與花草間 穿越自身框架

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的賴怡璋,是家人口中「丟片葉菜就能滿足的孩子」,從小喜愛植物的他,有著被師長們認可的藝術天分,憑藉著油畫創作,一路順利讀到研究所畢業。但他自嘲,「覺得繪畫成了升學的工具,而非在其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時時面對傳統社會上看待「男生喜歡花花草草」的刻板印象,藝術本科畢業後的他反其道而行,選擇透過花藝來「感受一下出社會賺錢的滋味」,創業投入專業花禮訂製的商業市場,聆聽委託者描述與被贈者之間的故事,在建構一盆花的過程中,呈現送花人無法言說的情感。

然而,雖然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但父親離世前提醒,要他莫忘對藝術的喜愛,賴怡璋才驀然發現,每次做花藝作品都須保持淨空,來演繹別人的想法,「仍是別人的腦袋,用我的手操作出來的。」就像站在一座充滿人的島,卻仍舊缺乏與人互動的方式。

繞了一圈後,他調整腳步,成立藝術品牌「L1986植物建構式」,試著合併對藝術的理解與花藝經驗,運用古典構圖和植物語言,讓自己的故事與對外界的觀察融入作品,藝術創作與花草就此相互接壤,成為他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花草是跟世界 互動的最佳工具

賴怡璋擅長透過花藝的形式、藝術的構圖來建構作品,媒材不限於花材、植材、人造物,甚至還有野草。

2021年他展出長達半年的作品《正濱花田實驗所》與《野植栽培室》,邀請基隆當地社區青年與婦女共同參與創作,大家照顧閒置空地上的花草,一步步從討論、種植、採收,最終製成花束。港邊又鹹又乾的微氣候,也挑戰著創作者與社區之間澆水照護的日常默契。

藝術創作者賴怡璋
賴怡璋將藝術理念與花藝經驗結合,每件作品都是與世界溝通的媒介。圖為賴怡璋與其作品「虛擬花禮」的合影。(攝影/吳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