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農藝
人間條件
說故事的人
風土元素
相遇
農藝
Podcast
豐年社
關於我們
阡陌七十三年 豐年社農業故事
豐年大事紀
資訊揭露
聯絡我們
新聞
影音
農觀點
專輯
鄉間小路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人物
土地
飲食
藝文
豐年雜誌
各期雜誌
封面故事
農業經營
農業技術
豐年人物
農藝
人間條件
說故事的人
風土元素
相遇
農藝
Podcast
豐年社
關於我們
阡陌七十三年 豐年社農業故事
豐年大事紀
資訊揭露
聯絡我們
首頁
專輯
【把脈百萬從農大軍:農業職災誰聞問?】系列報導
【把脈百萬從農大軍:農業職災誰聞問?】系列報導
農傳媒
20170731
facebook
line
twitter
為了把關農產品安全,現在檢驗機構可檢測的農藥殘留種類已突破 300 多項。但在此同時,在田間現場生產農作物的農民健康與農業作業場所安全,誰來把關?農業職災,無所不在。從農田到養殖池,從山村到濱海,不同的農林漁牧作業場所,潛藏著各式各樣對農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傷害危機。
今年 5 月,花蓮一位農民操作耕耘機不當被壓死。去年梅姬颱風過境,有農民擔心作物受損到溫室察看,卻被強風吹倒的棚架壓死。農藥代噴業者是高齡化農村重要的支柱,但勞動部調查,代噴業者農藥暴露量是正常人的十倍。從農村來到漁村,一群超過 60 歲的「青蚵嫂」,每天駝背坐在20公分的矮凳上剖出尚青的蚵仔,他們高達七成的人曾被剖刀割傷流血,面臨細菌感染的風險,98% 的「青蚵嫂」都有骨骼肌肉痠痛的問題。
日本曾統計,農民因工作受傷、死亡者,每千人就有8.2~8.8人,遠高於全產業平均值的2~2.1人,且高齡者發生職災機率明顯較高。但在臺灣,欠缺農業從業人員發生職業傷害的統計,勞動部的職業災害保障也沒有納入務農者。舉例來說,在工廠調製農藥的一般勞工,若吸入化學品中毒,住院第四天起即有薪資補償。可是代噴業者每天暴露在農藥風險中,卻只能自己吃來路不明的保肝藥「排毒」,一旦因職業傷害住院,不但沒有勞保醫療給付,還得面臨毫無收入的困境。
除了被勞動部排除,現行農民保險也沒有職災給付,122萬名農保被保險人必須達到失能、死亡,才能獲得相關給付。在我們談友善農業、推動年輕人返鄉務農的同時,若也未能友善正視農業職災所面臨的三高問題:高溫、高齡、高風險,農民只能一代又一代,在傷病中無限循環。
專題報導
【農業職災誰聞問01】現場直擊-青蚵嫂背後的血淚
【農業職災誰聞問02】現場直擊-田園生活危機四伏
【農業職災誰聞問03】現場直擊-建築在年輕人傷病上的農村未來
【農業職災誰聞問04】找尋解方-扎根農村醫療衛教
【農業職災誰聞問05】找尋解方-善用小工具,建構農業職安大數據
【農業職災誰聞問06】找尋解方-為農民開的晨間門診,專訪玉里慈濟醫院院長張玉麟
【農業職災誰聞問07】解析法規-失能、死亡才有津貼補償,怎麼保障農民職災?
【農業職災誰聞問08】農民自救守則
標籤
【把脈百萬從農大軍:農業職災誰聞問?】系列報導
facebook
line
twitter
你可能會喜歡
【農土飛地】國土計畫法下臺灣農地滅失存亡大戰
農業部長陳駿季專訪:政府投資要使產業進步 首先精進農業資訊服務
【國宴食材產地】匯集全臺22縣市農產 2024總統就職國宴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