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民俗開講】海島記憶與臺灣鬼魂信仰

鬼魂可說是人類社會相當原始的信仰類型,世界上絕大多數民間信仰都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只是最終去處隨著民族差異有所不同。無論相不相信有鬼,這種普世價值觀幾乎影響每一個人。

土地
【大人的植物課】酒神的秘密花園

到酒吧挑一瓶喜歡的酒款,酒液的沁涼以及伴隨的微醺,是炎夏之夜最暢快的享受。若在喝酒的同時,細看吧檯前陳列的酒款名稱,會發現許多是以植物為名——葡萄酒、苦艾酒、龍舌蘭⋯⋯。實際上,從酒廠釀造到酒吧調酒的過程,歷經了一趟植物之旅,正是不同釀酒植物的特性,構成每瓶酒的絕妙滋味。

土地
【野地生活練習】把夏天的綠存進燭台花圈

夏天驅車上山後,喜歡打開車窗,讓風透進來,自然的涼意,讓人跟著神清氣爽,山裡的知了,這時候發出響亮的蟬聲,一陣一陣迴盪在山谷裡,像是清亮而節奏分明的樂音,好聽極了!

封面故事
夢境般迷離的街頭

林官賢

1968年出生於基隆,是一個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的小吃店老闆,喜歡利用星期天或短暫的午休時間上街拍照。隨身帶著相機穿梭在城市的道路與巷弄,總有著難以預期的情況發生,非常享受街道帶來的刺激與不確定性,當捕捉到城市裡人類生活的瞬間,也滿足了心理上的慾望。

封面故事
夜間的微物遐想

NORIDIDIPIKA

以觀察生活中的微物為樂,近不惑之年,在夕陽產業編書謀生,選書選題猶如一場賭局,壓對寶,腎上腺素興高采烈,壓錯寶,灰頭土臉繼續吃土。學生時代主修攝影,曾立志從事視覺相關工作,無奈短暫夭折,倒是編了不少攝影書。

封面故事
星空下,做著時光旅人之夢

浩瀚的宇宙中,無數星球的光經過數年到數萬年的時間旅行到地球,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星空面貌,而在夏季,由千億顆星球構成的銀河是夜空中最燦目的存在。

封面故事
生猛迷幻的港都夏夜—雨都漫步

出生於基隆的張惠媛是「雨都漫步」的成員之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著對家鄉的認同,紛紛投身在地文史的導覽行列。

封面故事
在地人的古鎮夜不眠—鹿港囝仔

「這是剛剛在市場那買的麻糬,恁先呷,這家生意很好,再晚就買不到了。」初次見面,張敬業帶來他鍾愛的鹿港小吃,用慣用的臺語催道「你們先吃」;傍晚分食一盒甜食,令人聯想到晚餐前偷吃零食的嘴饞孩童。

封面故事
從肉燥飯到調酒的臺南夜—蒂頭製作所

下午3點,你在做什麼呢?

每到夏季的這個時間,位於臺南市永福路巷內的「蒂頭製作所(DittoBakery)」,林孟谷和平烈偉通常正在準備當週製作麵包所需的材料。

封面故事
懂得生活就不會迷路的城市—大書STUDIO

水氣在遠方的海平面上,形成一朵朵如空中樓閣般的雲塔。這些蓬鬆軟綿的雲塔,是花蓮夏日傍晚最常見到的景色。因為日夜溫差大,海上的對流打造出巨大濃積雲,它們被中央山脈遮擋住的日頭餘光照射,邊緣越加潔白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