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開講】海島記憶與臺灣鬼魂信仰

文、圖片提供/溫宗翰

鬼魂可說是人類社會相當原始的信仰類型,世界上絕大多數民間信仰都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只是最終去處隨著民族差異有所不同。無論相不相信有鬼,這種普世價值觀幾乎影響每一個人。

中國古代認為人的靈魂有一魂一魄,魂屬陽、魄屬陰,人死後魂飛天、魄入地,《春秋左傳》記錄了子產葬伯有的故事,讓我們得知鬼的誕生,通常是特殊死難者才會產生的現象,且「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只要有歸宿,鬼就不會做惡。

北宋以後,魂魄觀點漸漸轉變,道家開始認為人有三魂七魄,這種思想在明代確立並延續至現在。有一說認為,人死後七魄常居不散,三魂之一歸於星宿,一魂入地府,另一魂則與魄結合守在屍首。也有說法是死後七魄散去,三魂一歸地府,一入神主牌位,另一魂則是留於墳裡。無論如何,正因為這種魂魄觀,讓漢人社會認為人死之後,魂魄若沒有安息──屍骨未獲安置、神主牌位無人祭祀等,便會產生鬼怪。

早在清朝的文獻《東瀛識略》中就有記載「南人尚鬼,臺灣尤甚。」由此可知,臺灣人自古以來就對鬼魂崇拜相當熱衷,在現下生活中,我們依然繼承大量的鬼魂崇拜儀式,比如農曆7月的普渡儀式,以及全臺各地幾乎隨處可見的「有應公」等,可是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其實與臺灣漢人移民發展史有關。「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形容的是渡海移民必須要經歷黑水溝的驚濤駭浪,才能來到臺灣,登陸以後還要面對險惡的環境,勉強維持生計,俗語說「三留、六死、一回頭。」就是說移民過程會有許多先人遭逢各種意外死難,甚至曝屍荒野。

為避免這些亡魂作祟,人們會將枯骨集中建廟奉祀,使其有所依歸。為尊重鬼魂,會以老大公、老大媽,或是有應公、有應媽、聖公、聖媽等敬語稱呼。有時還會依照枯骨發現的位置來命名,像是在溪流海邊發現的枯骨是水流公,死於醫院的無主孤魂稱作院公院婆或醫公醫婆;有的則會依照收埋方式命名,比如金斗公、大墓公、大塚公等;或按人數命名,比如七將軍、十八王公,人數較多時則稱百姓公媽、萬姓公媽、萬善爺、大眾公媽、萬眾爺等。有時候知道對方姓名,還會直接稱呼某某先生、某某姑娘,如曾經風靡全臺的張玉姑等。

除了避免作祟,人們也會藉此記錄歷史,鬼魂信仰反映著社會自我記憶的內在邏輯。與歷史事件有關的民間祭儀頗多,比如嘉義往雲林一帶,農曆5月都會辦理普渡儀式,用以追思林爽文革命;或是屏東東港因發生吳福生事件,每年會由後代頭人引魂並辦理超渡法會;西南沿海的雲林口湖地區,則因道光年間曾因海水倒灌引發水災,奪走許多人命,為救渡死於水難者,會辦理牽水車藏儀式,希望亡魂早日脫離苦海。

另外也有從歷史人物或事件衍生的英靈祭祀,比如臺中沙鹿福興宮是為紀念林爽文頭號將軍王芬,南投竹山的紅旗公與白旗公兩間廟宇,分別祭祀著戴潮春事件的反抗義軍與清代官兵。或者像臺南飛虎將軍廟,祭祀著戰爭時期失事的飛行員杉浦茂峰,宜蘭蘇澳的丁軍廟祭祀戰後初期被非法行刑的不知名軍人,雲林虎尾三姓公廟則祭祀著二二八事件死難者顧尚泰等人。

鬼魂信仰有各種不同類型來源,或是基於信仰,或是穿鑿附會,也有透過神靈指示以求解決亡靈需求,理由不一而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鬼魂信仰通通都來自民間生活日常,每一則故事,都是我們在生活空間當中,面對社會環境的思想文化體現,不僅提醒著我們人與人生活的相互扶持、悲憫尊重,也記憶著海島文化,成就臺灣特色。

PROFILE

溫宗翰

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議題,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專欄簡介

民俗來自土地,是常民生活之累積,在全球化、現代化情境下,使我們容易忽略日常生活的文化思維。民俗開講期許召喚臺灣土地上的人們,共同珍視這些生命記憶與文化印記。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