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彎彎風土】從大甲出發的濱海散步

文化向來傍河而聚、沿溪而開,溪流正是一地風土的隱性脈絡,作者將沿著這些地景上的線 索,實際深入上中下游,記錄該地的物產、 技藝和職人。

藝文
【散場見】漫長,《兒子的完美告別》的維琪

《兒子的完美告別》是以色列導演亞薩波隆斯基的作品,榮獲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大獎。故事敘述艾亞與維琪的兒子不幸過世後,他們如何應對生活的經歷過程,導演沒有用沉重的角度去談論死亡所帶來的傷痛,而是用輕巧趣味的方式,描述他們彼此間的心境轉折。

藝文
【人生書報攤】重拾日常生活的地方

進到花蓮時光書店工作之前,我對書店的認知僅是金石堂、誠品這些連鎖書店。另外是網路書店,只要用滑鼠點開商品放進購物車,一本書就會來到你手中。書之於我的意義,停留在升學必備與實用層面,偶爾拿來消磨多餘的時間。成為一名書店店員後,書是朝夕相處的夥伴,你得負責清潔、定價與上架,讓它再度流通到另一個讀者的手裡。

藝文
【柔軟時光】醬汁的感官之旅

我不喜歡經常做一樣的料理,就算是孩子愛吃的菜色,我也希望能多些變化,不然每天都煮一樣的菜色,豈不是太無趣了?兩個孩子也知道我很愛東變西弄的,只要我又端出不同的菜色,他們就會開始猜,這裡面的調味是放了哪些醬汁。

土地
【大地物語】進入鹿野農村── 一起過想像的鄉村生活

鹿野的返鄉青年釧南雁運用過去辦活動的經驗,在當地兜了一群有志一同的夥伴,搭配地圖設計鄉村旅遊路線,她開始思考:「旅人來到鹿野,除了住宿,還需要什麼?除了熱氣球,更值得推薦的行程是什麼?」想像中的鄉村生活,就從「共同做一件事情」開始。

飲食
【廚房的模樣】書店人的廚房

掀開熱騰騰的土鍋蓋,冒出的熱煙忽地散去,眾人紛紛更靠近一點,發出低呼:「是亮晶晶、粒粒分明的飯粒耶!」「第一次看到米這樣一粒粒站起來的啊!」

土地
【遺忘考】順應節氣的走讀課──南屯老街

朋友在臺中南屯租下一棟透天厝, 打算創辦教育工作室,邀我去開給小學生的「走讀課」,所以好幾個下午,從川流不息的五權西路拐進萬和路,不過一轉彎,總以為時空穿越,因小巷兩旁竟是雜貨店、米廠、種子店、青草舖、豆腐工廠、打鐵店、美容院、米麩行和餅行,一間間安住於閩臺式建築、紅磚屋或巴洛克式牌樓立面內;斑駁褪色的招牌,框起幾代人的想望:永成、永富、隆慶、金義興、林金生香⋯⋯。

土地
【鄉間鳥事】戴著面罩的小精靈──黑臉鵐

每年冬天來臺灣度冬的候鳥群裡,有一個很特別的族群,但牠的外表看起來一點也不特別,外型長得像平常到處可見的厝角鳥──麻雀,好玩的是牠一年四季都戴著一個黑面罩,彷彿深怕別人認不得牠,又怕被人認出真面目。牠就是黑臉鵐,一個在臺灣冬季從不缺席的資優生。

土地
【Parirayan交換日記】以火為伴

在漢字裡,「火」不只是火,在「火風」一詞裡意思為炎熱,在「火眼金睛」裡為「明亮的」,代表著火帶來了溫熱與光明。

曬愛玉
土地
【土地與人】十數年換來的一口美味

愛玉是臺灣特有種,靠藤蔓依附在森林裡的岩石或大樹枝幹上,直到爬上樹冠頂層照射到陽光,才會開花結果。因此,想採收野生愛玉的成熟果實,可能需要等待十幾年。林班地的野生愛玉則是林務局採招標方式、開放競標,得標取得採收權才能進入森林採集野生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