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考】順應節氣的走讀課──南屯老街

文、攝影/林劭璚

朋友在臺中南屯租下一棟透天厝, 打算創辦教育工作室,邀我去開給小學生的「走讀課」,所以好幾個下午,從川流不息的五權西路拐進萬和路,不過一轉彎,總以為時空穿越,因小巷兩旁竟是雜貨店、米廠、種子店、青草舖、豆腐工廠、打鐵店、美容院、米麩行和餅行,一間間安住於閩臺式建築、紅磚屋或巴洛克式牌樓立面內;斑駁褪色的招牌,框起幾代人的想望:永成、永富、隆慶、金義興、林金生香⋯⋯。

街底穩坐大廟「萬和宮」,呈顯漳泉地區的傳統廟宇風格。宮內收藏的一塊匾額「福蔭全臺」,為雍正五年(1727 年)由臺灣府北路營管貓霧捒守備彭朝桂題款敬獻,循此推斷,萬和宮至今至少也有290 年歷史。一般廟宇屋頂正脊以「雙龍戲珠」或「福祿壽三仙」作交趾陶裝飾,萬和宮卻少見的採取「龍馬負河圖」,「龍馬」屬太平盛世才出現的神獸,呼應「萬和」的期許:早期移民為生存征鬥拚搏,「萬和」之名飽含殘酷平息、和睦降臨的盼望。

南屯老街,被稱為「臺中第一街」,漢人抵達前,為平埔族巴布薩(Babuza) 世居的貓霧捒社聚落,清康熙 23 年( 1684 年),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與其部僚來此招佃墾荒,農具製造與販賣行業應運而生,順理成章地有了「犁頭店街」之名。乾隆、嘉慶年間,中部最長的斜貫古道自彰化縣城(半線街)到豐原(葫蘆墩),全長共30 公里,犁頭店街位處中途,遂成重要的轉運站及交易中心, 商業活動熱絡。

南屯老街多為民 生用品店,沿用數十年前的油漆看板,相當具有歷史感。

PROFILE

林劭璚

第三個字音義同瓊,現為櫟舍文學主題餐廳副店長、麵包樹工作室負責人。2009年開始從事採訪編輯工作,曾出版《給親愛的你》攝影集、《青苔》刊物、《溪邊花生什麼樹》散文集。故鄉花蓮,住過臺北、嘉義、臺南漁光島,現居臺中。

專欄簡介

考察一座城市的被遺忘之處,會喚醒什麼樣的記憶呢?作者將以新移居者的眼光,和細膩敏銳的心思,走踏大臺中的地、物、人,從中拉起歷史的虛線,回望中部曾有過的風光和過去。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