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書報攤】重拾日常生活的地方

文/陳文琳

進到花蓮時光書店工作之前,我對書店的認知僅是金石堂、誠品這些連鎖書店。另外是網路書店,只要用滑鼠點開商品放進購物車,一本書就會來到你手中。書之於我的意義,停留在升學必備與實用層面,偶爾拿來消磨多餘的時間。

成為一名書店店員後,書是朝夕相處的夥伴,你得負責清潔、定價與上架,讓它再度流通到另一個讀者的手裡。若將時光書店比喻成一本書,它會像是《十年有河》那樣的書,記錄著你將在書店雜務中度過忙碌的一天,讀書喝咖啡的浪漫不會降臨在你身上。倘若還有貓,那麼另一身分便是一名貓奴,忙於書、貓與客人之間。

成為書店店員,我不是在書店,就是在前往書店的路上。起始是逛二手書店,之後也有獨立書店。逛書店逐漸不再只是工作,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每間擁有獨特面貌的書店,其中的選址、建築、燈光、書種與陳設,會反映一個店主如何「編輯」書店,呈現給不同類型與需求的讀者。這些風格各異的書店,對我來說,就如同《東京本屋紀事》中,夏葉社社長島田先生所說的:「書店給人的心理上的面積,比實際上的面積大很多。每一本書擁有自己的世界,書店則是所有這些世界的入口。」

「書店對你而言是什麼?」是我擦書、追貓與煮飲料的時候在想的事。如今我們購買一本書,或者說取得知識與資訊的管道,已經不再是走進一間實體書店。然而,無論是城市或鄉間,尤其後者,近年來都有許多返鄉之人,毅然決然將書店空間再開回來。在當代,我們讓「閱讀」變身、隱形在各種資訊傳遞的媒介之中,為何仍需要一間書店呢?我在紀實作家稻泉連的《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裡讀到,三一一過後,書店對居民來說是「重拾『日常生活』的地方」,翻轉了我們對居民只求溫飽的想像,他們對書也有同等渴求,這是重新開展生活的一部分。或許,這個例子極其特殊,畢竟是經歷了一場大災難。「書店能否作為一種生活?」我也沒有清楚的答案。然而,於我而言,書店的某層意義,就是「日常生活」,且是再次找到人與閱讀、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維繫的場所。因此,我總忍不住想起隱匿在〈七年有河〉寫道:「儘管知道開書店是錯,過程是苦,這仍是我唯一的道路。如果沒有苦,甜蜜毫無意義。」

PROFILE

陳文琳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畢業。目前在花蓮生活,擔任時光二手書店店長,雙貓的墊員。人生中喜歡的事物皆與書有關。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