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雞蛋危機】下週六起進口140萬顆雞蛋,優先供應加工業者

行政院和農委會日前研商,將進口雞蛋補足目前每日100萬顆的缺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4日表示,2月23日及27日會從美國和日本進口約140萬顆雞蛋,由於目前已經先和液蛋、糕餅等加工業者談妥,這段時間先把冷藏的庫存蛋供應給大臺北地區的零售通路、小吃店等,進口雞蛋因為比國產還貴一些,屆時會優先補給加工業者,中間的價差及損耗,農委會會協助處理。

新聞
【北農新人事】首要穩定春節蔬果供應,總經理翁震炘:我是專業經理人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24日下午召開臨時董事會,確認農金局副局長翁震炘出任北農新任總經理,預計10天內上任。翁震炘第一時間接受《農傳媒》訪問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將穩定春節前大量蔬果消費需求,未來則會配合北市府推動「供應人實名制」政策,強化蔬果安全把關機制。至於政治問題,他僅簡單回應,就交由董事長處理,他希望能做好專業經理人角色,把北農的蔬果平台經營好。

新聞
農委會副主委三缺一,陳吉仲鎖定農糧專才

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領的新內閣13日走馬上任,農委會代理主委陳吉仲扶正為主委,16日首度和媒體茶敘,宣布農委會主秘張致盛接任發言人一職,陳吉仲談到目前除延攬前漁業署長陳添壽任副主委發揮所長,黃金城留任接續畜牧防疫工作外,剩下的一位副主委懸缺希望能尋覓農糧管理的專才,讓三位副主委都能各有專精。希望擺脫過去外界批判農委會副主委淪為政客選舉跳板的罵名。

新聞
雞蛋為何從全面洗選到喊卡? 解析農委會決策過程

為改善雞蛋和液蛋產業,行政院今年9月喊出2020年雞蛋全面洗選,經產官學界溝通後發現運輸、銷售端的相關冷鏈配套若沒建置,貿然實施恐有風險,昨天已確定暫停。不過農委會強調,推動雞蛋洗選的目標不會改變,這幾年雞蛋頻頻出現食安問題,已從中盤點許多產業要調整的方向,將持續和食藥署跨部會溝通,研擬配套,讓政策更完整。

新聞
發掘農業新概念,「2018農業好點子競賽」完整得獎名單出爐

從今(2018)年4月開跑至今,由行政院農委會所主辦的「2018農業好點子群眾集資競賽」,經過多月的競賽歷程,已於11月24日率先公布「粉絲最愛獎」、「指定主題獎」以及「超級吸金獎」得獎名單,另外最受矚目的「評審團獎」則於昨(13)日舉辦頒獎典禮時,同步現場公布。最終評審團獎由「寄養家庭的安心水果」和「進擊的豬肉」共同奪得本次的首獎殊榮。

新聞
國內首創「百糧盛宴」行銷優質國產雜糧,臺南大遠百熱烈進行中

國內首創的「百糧盛宴」行銷優質國產雜糧活動昨天在臺南遠東百貨熱鬧展開,也揭開為期至11月4日的「好糧抵這!南區國產優質雜糧聯合特銷會」的序曲,由高雄綠色友善餐廳「義郎創作壽司」主廚胡財賓打頭陣,聯合國立曾文農工師生、以及12家特銷會參展單位,共同推出103道雜糧料理讓在場民眾大快朵頤。

新聞
農舍應否臨界、臨路?這位宜蘭青年圖解說明中央與宜蘭詮釋「最大化」的差別

監察院前天發布調查報告,宜蘭縣政府去年擅自放寬農舍興建不用臨界、臨路,已違反上級機關農委會規定,應檢討改進;關心宜蘭農舍的當地民眾吳信緯分析,若照宜蘭縣府規定,農舍不用臨界臨路,會破壞農地完整性,以750坪農地計算,可耕作的完整面積最糟僅剩450.12坪,臨界臨側興建則至少還有675.45坪完整可耕地。

新聞
解決產銷問題,陳吉仲:輔導農民團體收購、推農業所得安定政策

農會甚至可成立公司做物流,農會不能只靠信用部,有了冷鏈接著可以做物流,這很賺錢。但我們只能鼓勵不能強迫,有意願的我們絕對會協助,讓市場更穩定。農民團體不能只做生產端,要結合行銷端,農業問題一直不是生產技術而是後端。

新聞
【520農運30年】農運者話當年,討公道求平反

陳吉仲則表示,除了為冤獄者平反外,農委會會努力從制度面改革,改變農業既有問題,他說,現在回過頭去看當年農民提出的七大訴求,這30年來老實說農委會真的做沒多少,雖然立法院剛通過農民職災保險,但從決定推動至今,時間很倉促,「我們這批急行軍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新聞
【520農運30年】當年農民的七大訴求,農委會達成多少?

至於像敏感性作物,如稻米、紅豆、洋蔥等,目前仍有用關稅配額去守住,未來即便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我覺得衝擊不大,反倒是像臺灣種苗在國際競爭力很高,但過去沒有把這些優勢整合起來很可惜,所以面對貿易自由化如何調適、提高競爭力,我認為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