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4年7月號 百草有味

有緣千里相會,特奉杯茶,交個偶遇知心──臺灣傳統青草茶,或稱百草茶,有獨特的在地脈絡和歷史背景。據本期採訪的達人或店主觀察,北中南,甚至外部列島,因地緣與植物分布不同,最初,草本茶飲配方也各有習慣用法。如今實地踏查店家,反而主要材料所見略同,差別的是各店自家代代祕傳的提味植物。

儘管飲茶需求變遷,時至今日,各地或多或少仍維持有青草街巷聚落,傳統新鮮青草、烘焙乾貨漸漸注重種植產地、製程品管。

(圖片來源/Rens D on Unsplash)
新聞
薄荷變奏曲:清涼辛香、應用多元!認識4大薄荷品種和栽培要點

薄荷特殊的清涼和辛香是大家熟悉的風味,很多生活用品如牙膏,或是食品用之冰淇淋、口香糖,幾乎都有薄荷口味,更不用說提神醒腦用的薄荷油或薄荷棒。近幾年也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家再度關注起薄荷這種香草植物。

新聞
臺中場薄荷有機栽培每公頃產量20至30公噸 配方袋茶清涼保健、冷熱飲皆宜

薄荷是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是食品及日常用品應用廣泛、為人熟知的作物,近年國內栽培有逐漸增長趨勢,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開發有機栽培技術,田間採收的濕重產量可達每公頃20至30公噸,並研發採後加工技術,開發薄荷、紫蘇、紫錐菊的袋茶配方,泡飲風味清香回甘,冷熱飲皆宜,目前公告技轉,霧峰區農會已表達技轉意願。

大眾對紫蘇的印象,以紫紅色葉片較為深刻,實際上有品種差異;紫紅色紫蘇常作醃漬、釀酒之用。
新聞
在地中草藥紫蘇 緩解皮膚過敏的芳香潛力作物

紫蘇在亞洲作為藥材,也是餐桌上的常見食材之一,除了帶有獨特的芬香氣息,背後更蘊藏了亞洲傳統的食療智慧。科學文獻指出,紫蘇或其萃取物可具有包括抗病原微生物及調節過敏等保健功效,也常被近年盛行之芳香療法所應用。由於紫蘇全株富含營養與藥用價值,深具作為在地特色作物的開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