鍠麟機械公司總經理洪福良協助彰化田尾「金昌園藝」建置智慧溫室,觀葉植物栽培可實現「無人化管理」,農場主一週不進場都沒問題。
豐年雜誌
設施栽培導入智能環控 創造農業新利基:智慧溫室落地推廣 農村網路建設仍需補足

農業部推動「智能防災設施型農業計畫」中程計畫,預估自2023至2026年將投入共54.8億元。農業人工智慧市場近年在全球呈現指數成長,相關技術愈趨成熟,尤其環控設施生產有助於應對省工、改善栽培管理、氣候變遷下穩定生產等問題,臺灣有物聯網(IoT)、資通科技(ICT)優勢,於亞熱帶栽培環境相對先進的發展亦在國際獨具一格,但智農工具運用仍必須經過學習,資金需求乃至網路基礎建設也都是其推動門檻。

新聞
金花蟲專家李奇峰攜手公民科學家,10多年發表將近50個新種

李奇峰以琉璃擬守瓜屬的研究過程為例,他指出,過去琉璃擬守瓜屬僅有兩種,分別為大琉璃擬守瓜及臺灣琉璃擬守瓜,其中臺灣琉璃擬守瓜大多分布在南橫、六龜一帶,2007年公民科學家余素芳在宜蘭採集到素芳琉璃擬守瓜,原本鑑定為臺灣琉璃擬守瓜,但後續細部比較雄性生殖器及觸角後,發現不是臺灣琉璃擬守瓜,透過團隊在全臺採集、研究,最後共找到3種新種。

新聞
馬雲做不到的事,大國裡的小農經濟

1970年代末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三農問題、城鄉二元隨之而來,進而促成了「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推展。四川省,這個地景複雜、發展傾斜,城鄉之距顯而易見的內陸大城市,如何定義、如何發展「社區/社群」關係?「產銷」關係又如何公平實踐?

新聞
開朗農夫小劍劍社群發跡:先扎穩馬步顧品質,再當網紅自產自銷

謝銘鍵,花蓮縣玉里鎮的農夫,曾是「第三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首獎得主,臉書粉絲數破 8 萬,臉書影片觀看人次動輒6、7 萬,留言數與分享次數均以千百計。

新聞
【維吉達尼】之二:用物聯網幫維吾爾農民說故事

維吉達尼也不再守著幾家農戶的產品,開始實地走訪,尋找最有良心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