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蟲專家李奇峰攜手公民科學家,10多年發表將近50個新種

文/ 洪嘉鎂 攝影/ 曹美華

金花蟲為臺灣常見甲蟲之一,全臺皆有分布,但特定種類的金花蟲也是農業害蟲,影響作物生長,讓農民相當頭痛。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李奇峰在2005年投入臺灣的金花蟲研究,有別於過去研究是由學者與其專業團隊採集研究,李奇峰找上喜好金花蟲的公民科學家,透過蹲點及策略性採集,在短短10多年內發現50種以上的金花蟲新種,發表60篇金花蟲分類學術論文,其中有22篇被刊登在著名國際期刊《Zootaxa》或《Zookeys》。

採集金花蟲除了蹲點與策略採集外,特定種類採集得靠點運氣,抓緊突然大量出沒的時機點。(攝影/洪嘉鎂)

網路與圖鑑製作成為金花蟲研究幕後推手

「因為網路而認識一群喜歡昆蟲的公民科學家」,李奇峰回憶起與公民科學家合作的過程,他表示,2003年從美國回來後就在中央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當時網路興起,透過論壇、BBS站等社群平台認識不少人,合作契機是遇到四獸山昆蟲相調查網負責人鄭興宗,他在美國讀視覺藝術碩士,有天找上門來鑑定甲蟲,而開始有交流。

鄭興宗向李奇峰提出想做甲蟲圖鑑,但李奇峰認為不少的甲蟲不適合做圖鑑,因為類型單一,多樣化不夠,應該要找形態多樣性高的類群。李奇峰說,當時第一個想到天牛,不過有很多人做,其次可選擇象鼻蟲或金花蟲,但象鼻蟲基礎資料太少,金花蟲有過去的日本研究,且早期的研究受限交通,發現種類數不算多,還有很多研究空間,1小時內便達成共識,一起投入金花蟲研究與圖鑑製作。

「一個人沒辦法大量採集金花蟲」,李奇峰表示,就算知道哪個地點有金花蟲,也得要頻繁觀察才能得知出現月份,需要找有時間的人才能協助研究推展,因此從網路找人加入金花蟲研究,前後約有10名公民科學家投入,興趣涵蓋攝影、爬山、飼養等,但共通點是大家都對金花蟲有興趣。

有時候李奇峰也會與公民科學家們一起去採集金花蟲。(圖片提供/李雪)

讓公民科學家發揮長才,提升研究速度

李奇峰與公民科學家架設專屬網站,大家可將採集到的金花蟲影像、各階段型態、地點等資訊都上傳到網站,並進行一連串的討論;線下,李奇峰更開班授課,教公民科學家該如何適當採集、飼養金花蟲。

「要讓公民科學家發揮專長,去做他們熟悉的事情」,李奇峰說,自己不會攝影,也不會開車,更不太會爬山,要去採集昆蟲得拜託朋友開車,爬山還得面對高山症,一個人的研究無法走遍全臺灣,但公民科學家可彌補這部分。

十多年來,團隊發現非常多新種及新紀錄種,在國際期刊上也已發表近50種新種及2、30種新紀錄種。

李奇峰以琉璃擬守瓜屬的研究過程為例,他指出,過去琉璃擬守瓜屬僅有兩種,分別為大琉璃擬守瓜及臺灣琉璃擬守瓜,其中臺灣琉璃擬守瓜大多分布在南橫、六龜一帶,2007年公民科學家余素芳在宜蘭採集到素芳琉璃擬守瓜,原本鑑定為臺灣琉璃擬守瓜,但後續細部比較雄性生殖器及觸角後,發現不是臺灣琉璃擬守瓜,透過團隊在全臺採集、研究,最後共找到3種新種。

琉璃擬守瓜的3個新種發現,讓團隊相當驚訝,由於新種的居住地理位置不同,各自在觸角及雄性生殖器演化出獨有特色。(圖為素芳琉璃擬守瓜)

李奇峰表示,琉璃擬守瓜屬的新種發現並非單一案例,像是之前直守瓜屬的金花蟲在全球共有8種,臺灣佔2種,透過公民科學家努力採集下,又新增6種世界新種。

發現新種得靠策略採集、長期蹲點

發現新種或新紀錄種必須有策略,李奇峰認為,得先破解金花蟲生活史才能有效進行全面性研究。

因此他訓練公民科學家飼養金花蟲,了解生活史,李奇峰指出,像有些金花蟲專一性高,喜歡吃某些植物的特定部位,需辨認金花蟲停留植物是否為寄主植物或成蟲食草,採集時必須將食草一起帶回,以供後續飼養,這些飼養流程將有助於新種發現與採集。

李奇峰認為,生活史研究最困難之處就是掌握金花蟲產卵時間,過去為研究銅金花蟲屬的紅褐銅金花蟲,團隊成員輪流在北部的荒廢田間蹲點採集、飼養金花蟲,耗費4年才破解其生活史。

10幾名公民科學家組成的團隊要走遍全臺研究金花蟲仍有難度,李奇峰這幾年在Facebook建立「台灣的金花蟲」社團,除了協助鑑定金花蟲品種外,更能透過民眾上傳的影像找尋新種。

團隊忍受冬天寒風刺骨,在北部荒廢田間蹲點4年,就是要找到紅褐銅金花蟲的產卵時機點。

不僅採集飼養,更讓團隊走入研究領域

李奇峰與公民科學家的合作不僅有研究過程,他更將新種「命名權」給予這群默默付出的團隊,「第1發現者可替新種命名」。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命名新種,想當第1個發現者」,李奇峰表示,除了給予新種命名權外,在國際期刊發表時也會在致謝段落寫上對於研究有貢獻的公民科學家名字。

李奇峰投入臺灣金花蟲研究以來,他與公民科學家團隊共出版3冊《台灣產金花蟲科圖誌》,讓公民科學家的採集成果有具體呈現,甚至公民科學家還可依貢獻程度,主寫圖鑑內金花蟲生態習性介紹。

李奇峰表示,製作金花蟲圖鑑其實很不容易,除了需思考選擇放入的物種、撰寫介紹文字外,圖像取得是一大難題,有些金花蟲在死亡之後顏色會改變,實驗室的金花蟲標本大多無法用於圖鑑,得先捕捉活蟲給攝影組,由攝影組抓緊時機拍攝。

專業結合科普,讓全球看見臺灣研究成果

採集成果最後會彙整到研究室中,由李奇峰進行昆蟲分類研究,這些年臺灣的金花蟲已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近50種新種及2、30種新紀錄種。(攝影/洪嘉鎂)

回顧金花蟲研究過程,李奇峰覺得很幸運,他說,臺灣之前有很多金花蟲種類沒有被研究過,經過多年研究與發表,近年國外學者已認為臺灣是金花蟲研究做得最徹底的區域,發表的每篇國際期刊都會盡可能放入生活史、幼蟲型態、生活習性等訊息,「這是與他國金花蟲研究報告最不一樣的地方」。

李奇峰期望與公民科學家合作的過程能成為典範,未來更可以一起做到專業與科普結合的成果,例如圖鑑呈現不只要科普,還要更專業,他表示,未來目標是在做完所有金花蟲種類研究後,能以分類群做為編冊依據,圖鑑撰寫語言涵蓋中、英文,不只讓臺灣人能認識金花蟲,國外也能看到臺灣的金花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