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做不到的事,大國裡的小農經濟

文/ 陳怡樺 攝影/ 張鳴

1970年代末期,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三農問題、城鄉二元隨之而來,進而促成了「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推展。四川省,這個地景複雜、發展傾斜,城鄉之距顯而易見的內陸大城市,如何定義、如何發展「社區/社群」關係?「產銷」關係又如何公平實踐?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一首以「成都」為名的中國民謠唱紅了「玉林小區」,餘音飄蕩在成都的小弄大街。天安生活辦公室兼取貨點就位在玉林小區的「林」字正下方的一樓。一進門,牆上是醒目的「農地農用」的亮綠色布旗,還有紅底黑字的「身土不二」的掛聯,恍然以為到了臺灣的社運辦公室。

天安生活是一個根扎四川、服務生態小農的平臺,2014年4月完成註冊。名字發想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創辦人劉瀟和張鳴是以消費者和生態吃貨的身份「入行」,過去都是成都消費者團體綠心田的志願者。

從「生態吃貨」到搭建「消費者平臺」

天安生活是這樣開始的,2013年秋天,眼看著蘋果就要從阿壩州小金縣下山進城了,卻苦無銷售通路,創辦人劉瀟的丈母娘張建,過去是綠心田負責聯絡農友的窗口,她問當時兼著經營有機雜糧網路商店的劉瀟,要不要幫忙賣?原本以為賣完蘋果就結束了,劉瀟卻發現,整個過程不僅愉快、又獲得了許多人響應,既協助了農友,自己也獲得了成就認可,想著想著,就決定專職投入農產品銷售,頭也不回地踏上這條路。

劉瀟開玩笑說,自己其實是「被有機」的。當時張鳴仍是一位攝影記者,和劉瀟兩人利用週末、休假探訪農友,過去參與綠心田的經驗,再加上PCD的網絡,以及貴州、廣西等地的小農團體,認識越來越多從事生態農業的農友。

劉瀟在協助農友的過程中發現許多樂趣與成就感,決定專職投入農產品銷售。

身為資深生態小農產品消費者的劉瀟和張鳴發現,生態小農的共通困擾是收成後,不知道怎麼賣?不知道賣給誰?不曉得用什麼樣的方式傳播?消費者也不知道怎麼買到這些產品?過去的口耳相傳,訊息往往不完整,因此選擇受限。2013年12月天安生活的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透過張鳴的攝影及報導專長,將一篇篇農友和產品的故事傳遞給消費者,成了天安生活的雛形。

有句話:「少不入蜀,老不出蜀」,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形容成都人的巴適(編按:四川方言,指舒服,快活之意)與悠閒。成都市區與農村的距離不遠,城市人對農村的印象總停留在「農家樂」,就是到農村吃吃火鍋、聊聊天、打打麻將,放鬆又快活的表面印象。

張鳴想透過報導打破城市人的刻板印象,讓農務的辛苦、農村遭受的環境破壞、農村的高齡化、勞動力的流失等現實被人看見、進而理解。「農友、農場,還有背後的家庭才是組成活生生的農業故事的要素。」張鳴透過一張張的照片和一篇篇的故事,將農村的真實樣貌、農友和生產過程呈現給消費者。

張鳴想藉由新聞報導,將農村的真實面貌呈現到消費者眼前。(圖片提供/張鳴)

從淘寶到微店

2013年,微信興起,改變了閱聽大眾的閱讀習慣,緊接著,微店、微信支付的出現也改變了消費型態和習慣。回想最初自營網店時,劉瀟利用淘寶作為銷售平臺,根據劉瀟的觀察,淘寶的來客隨機性很強,過去不一定接觸過生態產品(小農產品、或有機農產品),經營過程太過消耗,回報很小,便決定結束淘寶店。

天安生活的微店銷售業務展開後,天安生活理念的品牌效應逐漸形成,理念認同型消費者也大幅成長。劉瀟和張鳴發現,做熟人生意的過程是一種消費者教育的重要環節。微店的消費者更重視產品的生產過程,與天安生活想傳達小農的生產過程、和生產理念給消費者的期待不謀而合。

2017年冬天,剛過4歲生日的天安生活目前有3位全職員工、2位半職員工,除了創辦人劉瀟和張鳴兩位中流砥柱之外,2017年4月加入的張黎姝是天安生活的店長,這位九零後、熱愛做菜、來自藏區的年輕女孩,從成都生活市集的廚房志願者開始認識天安生活,店長的工作很瑣碎,從接單、發貨到庫房管理。天安生活的平均產品量約70項,淡季約40項,旺季時超過百項,每一樣產品背後都是一整串流程。

每月一次的成都生活市集一景。(攝影/陳怡樺)

曾經是愛生活家社區合作社核心成員的「允兒媽」袁麗娟是內務大總管。允兒媽負責通路管理,向農場進貨、補貨,以及客服,回答後臺所有各種問題和客訴,客服量大的生鮮類產品利潤率較高,乾貨的利潤率較低,約25%。若由天安生活全權處理銷售(包括產品故事撰寫、客服處理、發貨等),利潤則落在40%。不少四川以外的產品透過天安生活進入四川的有機消費市場,天安生活也會將四川的小農產品推薦給全中國擁有類似理念的小農產銷平臺。

談到檢驗,劉瀟認為,天安生活的背後有很多農友的支持和信任,必須對消費者負責,也必須對農友負責。天安生活不以檢驗為導向,採最大程度的真實和信任。「我們願意花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了解農友的理念和動機,才開始談合作。同時也觀察該農友是否有足夠的理念支持他完成生產,對於農場的管理、工作團隊等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劉瀟想到,有些帶著一腔熱血的返鄉青年常和家裡磨合地頭破血流,花很長的時間和家人溝通,說定了不用化肥除草劑,結果家人心疼孩子,偷偷用了藥,功虧一簣。

蓮子生產者唐文苹和夥伴們一起採收蓮子。

與農友並肩走過篳路藍縷

2016年,天安生活推出「拯救吃貨生態地圖」記錄農友的故事,也留下了天安生活也陪著農友走過創業的篳路藍縷。比如,青蓮谷的唐文苹和雪梅農場都與天安生活有深厚的革命情感。

自打開始創業便與天安生活合作的返鄉青年、蓮花小農唐文苹,2014年清明節下種後不久就遇災,先是水災,接著旱災,再來一個水災,原定可以收成1、2萬斤蓮子,損失了一大半,連地租都不夠付。當時天安生活發起眾籌,一口氣籌到了人民幣20多萬元,解決了唐文苹的燃眉之急。

「我從小就是留守兒童,不想讓女兒讓我一樣。」王雪梅和先生陳智興,決心結束了在成都的小生意和工作,返鄉製作加工品「凍粑」和「豆腐干」,從挑選品項、拜師學藝到開網店銷售,在天安生活陪伴中走過了辛苦的創業之路。在當地上小學的女兒很得意地對媽媽說,其他同學都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只有我是媽媽陪。這句話讓王雪梅深信:愛是最好的陪伴,一切都值得。

王雪梅和陳智興製作豆干的過程。

「消費者會為了好吃不安全的東西買單,但一定不會為了安全但難吃的東西買單。」劉瀟認為,沒有消費者的購買支持,一切都是空談,協助農友建立品牌。張鳴補充,消費者看了雪梅一家的故事,第一次會感性購買,但回購率更重要,王雪梅的凍粑品質穩定,是天安生活微店的熱門品項。

「讓家庭的食材有名有姓」是天安生活主張,不只讓消費者吃到安心,更多了一份與農友的情感連結。天安生活的鐵桿生態吃貨團更相信:吃貨救地球!努力吃下去、用力支持下去!生態吃貨們一口接著一口吃,一步一步擴大生態地圖的幅員。

成都生活市集:最直接的消費者教育

2014年3月開始的成都生活市集是天安生活的工作之一,每個月舉辦一次,主要的經費來源由PCD(社區伙伴)支持,前三年,劉瀟代表天安生活投入市集的運作,負責組織農友和活動規劃。每次市集結束後,參加農友會留下來進行小小的討論會,每一季也會舉辦一次農友聚會、交流技術。

市集當天的午餐由志工準備,參與的農友提供食材。運作三年多,成都生活市集也累積了一批強大的廚房志工。成都生活市集讓消費者直接遇到生產者,面對面交流是網路銷售或傳播無法取代的互動。張鳴認為,市集是一種消費者教育的方式,舉辦到現在也培養了很多有理念的消費者。

延伸閱讀

本文為【噴射發展後的城鄉之距】系列三【讓食材有名有姓】文章

系列一請見〈借鏡臺灣主婦聯盟,成都媽媽為食安拚了〉、〈成都版主婦聯盟」,撐起災後羌族地方經濟

系列二請見〈蜀道再難也要賣,高原上的產銷平臺力抗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