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綠豆生產耗人工 秋作機械採收成本僅約6分之1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綠豆秋作栽培技術,透過肥培管理讓綠豆花期趨近一致,秋天氣候乾燥也適合機械採收,以機械一次性採收產量雖僅約人工採收7成多,但相較人工採收成本每公斤70.5元,機械採收大幅降到12元,僅約人工6分之1成本。

新聞
【綠主張】不畏種植風險 雲林小農守護逐漸消失的本土綠豆

臺灣在1970年代是種植綠豆的全盛時期,面積達5,000公頃,但近年來,因為農業缺工及工資上漲,讓大量仰賴人工採收的綠豆成本大幅增加,目前種植面積縮減到兩百公頃左右,年產量也僅剩兩百公噸。僅30年,本土產綠豆大量被進口取代,哪裡還能找到記憶中臺灣綠豆湯的味道?跟著蔡得黃走進綠豆田,聽聽他復耕綠豆的諸多甘苦心情。

新聞
循環農業新商機 茶渣做貓砂、綠豆殼做飼料添加

2020「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5日起一連三天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在農委會所設置「臺灣農業技術形象館」中,有生技公司技轉茶業改良場技術,將茶渣與微生物發酵後,製成禽舍墊料、貓砂產品,可有效除臭、降低病原菌滋生;也有業者從綠豆殼萃取酚類化合物,開發機能性飼料添加劑,有助禽畜抵抗病毒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