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鱉料理,洋蔥番茄燉甲魚。圖片來源/美濃業者提供
新聞
一段未知的「吃鱉」歷史:日治到戰後臺灣的養鱉技術與食補文化/郭忠豪

鱉食進補反映了一段有趣卻罕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傳統中國本草文獻記載鱉食可滋陰、涼血、補氣與健肺,上述觀念傳入日本,使得鱉成為重要的滋補聖品。日治時期日本在臺發展養鱉事業,以資金和技術介入鱉的養殖試驗,將鱉從野生轉變為人工養殖,造就臺灣養鱉技術現代化。

新聞
中國封省斷交通 甲魚蛋等不到下個家

臺灣常年出口甲魚蛋到中國,去年外銷年產值破7千萬元。不過,近期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產地運輸狀況,首批採收的甲魚蛋已在國內存放超過1個月,就有養殖戶準備清池自己養,也有貿易商到中國探路,希望盡快將甲魚蛋送往中國,臺灣甲魚協會表示,危機即轉機,會加強推廣國內甲魚市場,盼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賴。

新聞
再創昔日的歲月榮光,甲魚養殖意外創造外銷新藍海

共贏,是多麼動聽,卻又難以落實的理念。立足小眾市場的耀月,卻因為實踐共贏理念,不僅得以在近3年內以10倍的速度成長,更整合全臺近半同業,透過生技為傳統養殖業加值,一起迎接高速成長的外銷市場。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文化鱻事】從祥瑞象徵到王八蛋,「掠龜走鱉」俗諺祕事多

臺諺有云:「掠龜走鱉」(得此失彼)、「龜笑鱉無尾」(五十步笑百步),如此這般一再把龜和鱉扯在一起,究竟是為什麼?大概是兩者外型上相似,又生物分類上同屬爬行綱⼂龜鱉目。兩者所不同之處,在於鱉不像龜一樣,擁有堅硬甲殼、且周圍有膠質裙邊,且前者鼻子尖而突起。